年后钾肥市场的阴霾仍未散去,尿素涨了些,小氮肥也波动了,氯化钾却还是死气沉沉的。
直至目前新的大合同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等啊等,却只看到东南亚地区标准钾低端到岸价掉到了250美元/吨,还有更惨的巴西地区,其大颗粒钾到岸价已掉到了210-220美元/吨……似乎,只有大合同延期、进口减量,氯化钾市场才能重新振作罢。
1月份总进口量依然巨大,是近五年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多出34.7%。这貌似和前面的叙述不太相符,其实不然。一来海运进口数量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上一次大合同协议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二来已有传闻称新大合同敲定前海运进口许可证的审批暂停,所以预计后面的进口量也应会有明显减少。
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钾肥总的结转库存约500万吨。考虑到国内不断增长的产量,实际上若不考虑物流等因素而单纯从数字来看,2016年大合同可以不签了。当然,为了国内长期用肥的安全,大合同早晚还是要签的,不过预计最快也要等到5月份以后,甚至有可能像2006年那样拖延到下半年再签定。只有这样,随着库存的消化,钾肥市场供需天平的重心才能逐渐移回中间,行情才有望好转。
中国化肥网认为氯化钾行情的好转是不太可能一蹴而就的,短期来看其价格很可能还有一定的回落空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谨慎操作的同时,盯紧进口量的变化和港存消化的速度。氯化钾何时好转,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