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2015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第三届农民合作社与农资供应商、农产品采购商对接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拉开帷幕。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不仅农资产品要符合农业减量增效的需求,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创新为农服务模式也成为农资行业新的着力点。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骆琳在开幕式上表示,农资行业应把为农服务切实放在首位,着力构建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性的为农服务体系。企业要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全程化、个性化服务。
在会议主办方提供的一份关于农民合作社农资采购意向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农民合作社在采购农资产品的同时,都提出需要更深入全面的服务。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技术指导、土壤测土服务以及农场产销规划等方面。来自福建武平县的供销合作社负责人邱建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农户已经逐渐形成土壤保护的意识,高效环保的农业投入品在当地也更容易打开销路。不过农户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农产品销售。他认为对于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来说,谁能在订单式农业中先行一步谁就更有机会锁定农业用户。
成都汇农新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涛认为,传统农资企业转型综合服务商有很大空间,不仅是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还可以扩展到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领域,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个性化服务,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农化专家詹凤认为这是对传统农资企业的挑战。由于企业体量不同,在服务力量上的投入存在先天差异,很难找到一种同统一的模式。北京世纪绿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次博览会上推出了“减投增效”套餐方案,负责人郭经理认为创新服务模式,充实服务内容,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对于企业来说,各种解决方案的落地需要更多终端服务商参与进来,而这部分力量最大可能来自于基层经销商。
本次博览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合作指导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300多家农资供应商以及100多家国内外农产品采购商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产销对接。同期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2014/2015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0名)”、“2014年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服务类、产品类)”三项年度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