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肥料网独家报道:
随着化肥“零增长”的提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应用效率、降低施肥水平的新型肥料再一次受到了行业人士的瞩目,这必将促进我国在新型肥料研究、生产、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发展。4月29日,第六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本届会议以“创新、高效、环保”为宗旨,以“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作物营养”为主题,围绕我国新型肥料技术创新与突破、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发展、新型肥料应用与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展开学术研讨。
第六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2015年3月,农业部通过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科学技术部则在 《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拟定到2025年化学肥料减施20%的科研目标。实现化肥“零增长”,需要控制化肥使用量,我国是农业大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总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产量必须得到保证。如何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答案无疑就是大力发展新型肥料。
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优秀经销商代表及媒体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参会专家表示,我国未来肥料走向总结为四点可表示为:高效化、差异化、功能化、环保化。高效化体现为大量元素肥料应该以根部供肥为主,但是必须要高效;差异化体现为添加中微量元素、有机质等,按作物和土壤特性配肥;功能化则可分为营养作物、调理土壤、提高抗性等方面,另外环保型肥料将会是未来肥料发展方向的一个重点。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国家化肥质监中心(北京)、钾盐协会、中国农大、华南农大、吉林农大、南京农大、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9位专家代表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区划所研究员赵秉强从中国肥料产业发展、肥料科技创新、增值肥料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新型肥料产业走“质量替代数量”的必要性。他强调,适应中国由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批大中型企业将在新型肥料研制、生产与推广中承担重任。未来肥料产、学、研、推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不是提高施肥水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多年来坚持农化服务工作,她总结道,许多新型肥料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发表演讲
不是效果不好,而是农民不具备正确使用新型肥料的能力,因此导致了新型肥料推广的困难。而若想全面推广新型肥料,就需要实质性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发表关于液体肥料研究的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认为,液体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制约我国液体肥料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张承林教授表示:“作物需要的是养分种类、比例、浓度,而非肥料外观。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肥料先溶解再施用,对外观的要求也就更没有意义。”因此,他提倡更改复混肥的标准,承认“液体复混肥”是复混肥的一种形态,按照复混肥登记,而不要作为特殊肥料登记。他认为这是解决目前液体肥料困境的根本之道。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发表演讲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强调,提高作物产量和得升作物品质必须解决作物缺素症,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可或缺。
晚上的议程同样如火如荼
29日晚上,参会专家与企业代表分别就企业在发展新型肥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虽然已经参加了整整一天的会议,听了几十个报告,参会人士依然精神饱满,对于每一个问题够给予了充分的思考和探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在会议中指出,通过肥料产品、施肥技术与农化服务的创新,加大对新型肥料施肥技术的服务指导,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发表自己的见解
众专家共同启动水晶球,中国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微量元素肥料作为新型肥料的代表,近年来越发被行业人士关注,除了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本次会议上,“中国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院”正式成立,赵秉强教授呼吁业内关注和研究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专家和企业能够积极加入研究院,为中微肥在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作为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院的发起单位,山东金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普基”授牌仪式顺利进行。
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民发表讲话
金谷农业董事长张新民表示,为做好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复合肥团队,产品结构也实现了升级。会议期间,山东金谷农业在会上推出了"金谷源"品牌的全新形象:一个装满中微量元素的奶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体现了"精准配肥,精心养护"的品牌定位,山东金谷的产品已实现由普通肥料向新型肥料升级,企业也将全面开启创新发展新征程。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