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两个文件,明确提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对于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用市场+行政干预迫使行业不再新增产能
目前国内除钾肥外的氮肥和磷肥,乃至化学合成复合肥行业,均面临过剩局面,企业开工率长期处于中低水平,甚至部分企业一年中仅开几个月时间,严重造成了投资的重复和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和银行信贷压力。该政策的出台,将会进一步抑制了企业投资的冲动,减少盲目上马和扩建。
二、进一步淘汰企业陈旧和能耗高的设备
目前化肥行业中仍存在在一批陈旧和能耗高的生产设备,虽然企业也为其进行了设备的改造,其废气、渣、液均有了较大改观,但生产工艺的落后依然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及成品价格,难以真正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该政策的出台,将会倒逼企业淘汰这些落后装置,向其它领域转型或进而开发新的适销产品。
三、流通企业竞争压力倍增
现今的化肥流通领域,除传统的化肥经销商外,由于其进入门槛的降低,新增了很多资本及新加入者,给流通企业造成了很大竞争压力。2015年初,笔者曾经联系过的一位经营了化肥三十年、从当初的供销社一直到自己经营的老化肥人--表示自己将“转战”农业了,准备在个“山清水秀”的地区承包几百亩地养老了--在唏嘘之余,笔者想,持这种观点的应该不会是一两个人,在整体化肥竞争压力继续加剧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老农资人面临退休的局面。而“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出台,势必会使得流通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很多年龄偏大、没有经营特色、没有规模效应的流通企业退出化肥圈。
四、提升化肥利用率依然是个长远而巨大的目标
目前的化肥整个行业利用率不到35%,而到2020年要提升到40%以上,这是个长远而巨大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在化肥产品结构、新产品上入手,还要结合水利、机械、农业设施、施肥技术、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
对于农资人来说,化肥用量的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量的减少,其次是新化肥产品的推广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另外还有家庭农场导致的流通渠道扁平化、竞争压力加剧以及经营思路的转变等等。
化肥零增长了,就是化肥用量减少了吗?以笔者看来,也许长期来看的确会减少,但短期内还很难实现。
无论是测土配肥还是各种层出不穷的所谓“新型肥料”,短期内很难替代大宗基础肥料,就像人们吃惯了大米饭,即便补充点牛奶、面包也很难让人们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一样,当然如果这个是必须要改的目标,那我想至少也得需要以十年计吧,而如果要达到欧美国家那样的集中度,恐怕时间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