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探究水肥一体化健康发展命题
2015-03-18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月12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展览会(FSHOW2015)召开期间,第三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会上,鲁西化肥集团特种肥公司总经理郭志福指出水肥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水肥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我国粮食实现“十一”连增,水肥一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灌溉基本还是粗放式,传统的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还随处可见,农业用水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国在节水农业推广方面任重而道远。郭志福总经理认为作为肥料企业、农业设施企业要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观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土壤耕作等多方面,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根据测定的土壤肥力、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特点,将水溶性肥料通过灌溉系统,在供水的同时实现供肥。

水肥一体能够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区域,使根系土壤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水、肥、气、热,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规律,进行需求配方设计,把水分、养分精准地直接提供给作物。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水肥一体化的实验、示范和推广;90年代中后期,全国范围内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的面积也逐年增长。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100万亩,其中大约2600万亩是大田种植,预计2015年,应用总面积可能达到1亿亩,其中大约8000万亩是大田作物。

借鉴亚洲相邻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如韩国、日本等),未来中国农业将实现六个转变: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由浇地向给庄稼供水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耦合转变;单一技术向综合管理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化肥行业本身也要完成一次颠覆性转变,就是要知道农户需要啥,并根据农民生产和需要的多样性,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而不仅仅是生产出肥料。

水肥一体化六大优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业投入和用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1、水、肥均衡供应。可以根据作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应,从而杜绝作物缺素症。2、省工省时。水肥一体化只需合上电闸、打开阀门、省工省时省力。3、节水省肥、保护环境。水肥一体是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养分,随水均匀的输送到作物的根部,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约50%,节水约30%;避免铵态氮和尿态氮肥挥发损失,降低作物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4、预防、减轻病害。大棚作物很多病害如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大田小麦全蚀病等等很多土传病害,可随流水传播。采用水肥一体技术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5、调控温度和湿度。传统沟灌、漫灌会造成土壤通透性差、板结,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设施则降低湿度,提高地温,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6、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一般滴灌设备(设施)投资约为1000元/亩(使用周期按5年计算),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至少为300元,产量增幅可达30%以上,每年增效400元以上。同时,满足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品质。

水肥一体的问题探讨

    社会在变,行业在变,企业也在变。但是决定如何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在哪,难点在哪。

   1、农民对水肥一体化的认识程度低。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偏大,大多按照习惯和经验灌溉施肥,甚至有的农民认为习惯就是正确的,再加上从众心理强,让农民认识到水肥一体化的好处,有很大难度。

   2、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服务,农民在灌溉施肥时缺乏相关的知识,水肥一体化出现了问题后农民不知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且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为推广增加了诸多困难。

    3、水肥一体化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并且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水溶性肥料成本相对较高。

    4、水肥一体化是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整体,灌溉设备与施肥不匹配。灌溉设备企业与水溶肥企业缺乏沟通、交流和协作,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良好配合的体系。

    5、国家对水肥一体化文件政策不断,政府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但在很多地方不能落地,使水、肥不能有机结合,造成设施浪费。

水肥一体的五项思考

    建议国家加大对灌溉施肥设施、设备机械等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施肥一体化技术;结合国家培育新型农民的大好形势,培训农民、讲解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提高认识;鲁西集团就注重“良肥+良法”的技术指导,在推广肥料品种的同时,加大施用技术指导,加快药肥的生产、研发、应用,使水、肥、药一体成为种植业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水溶肥生产企业、灌溉设备制造企业、农药生产企业等农资企业加强合作,积极培育水肥市场,推进水肥药一体化进程。随着产业快速的发展,一些具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的企业会脱颖而出,未来一些企业将会合并、重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的生产技术革新、试验示范和农化服务,努力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性价比。

建立鲁西特色的水溶肥新模式

    鲁西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控股的化肥、化工、装备制造、研发等综合性企业集团,致力于水溶肥研发,力推水肥一体化发展。1、鲁西系列水溶肥已经形成了五大系列:液体水溶肥、固体(粉剂)水溶肥、尿素硝酸铵溶液(UAN)、颗粒水溶肥,在国内同行业中产品种类最齐全;2、目前形成水溶肥五大系列产品和一种服务模式。德国Aglukon技术的”康灵生”系列叶面肥、高塔颗粒系列水溶肥、鲁西粉剂系列水溶肥、鲁西液体系列水溶肥、硝基系列产品:硝酸钾、硝酸铵钙、硝硫铵等。

    德国Aglukon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种肥料公司之一,具有150年的生产历史,其独有的叶面肥技术和螯合中微量元素技术,在国内还无有企业能望其项背;鲁西作为Aglukon公司在中国区域的唯一合作商,与该公司进行产品技术方面的合作,鲁西水溶肥添加了该公司的螯合太的微量元素,添加产品效果,提高养分利用率。强力推出的“康灵生”系列叶面肥,“纯进口、高浓缩、利用率100%、抗逆性强”。

    鲁西以作物全生长过程解决方案为探索、发展的突破口,全方位服务作物生长需要。《鲁西设施作物增产增效一体化方案》,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过程的需要,订单式提供:基肥、育苗期、苗期、生长期、膨果期等阶段适宜的水溶肥品种;利用鲁西集团的独有优势,提供气肥,增加设施作物的产量,形成具有鲁西特色的水溶肥产品研发、生产、农化服务新模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163778-1.html

标签:化肥 行业资讯 发展 命题 健康 一体化 水肥 探究

上一篇:微生物肥料:“根”上大有用场
下一篇:化肥减量不会影响粮食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