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如何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源头在哪里?近日,专家指出,我国粮食安全的真正源头其实是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我国各主要农区普遍存在着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重视有机肥料,已经普遍导致耕层变薄和土壤板结、酸化、重金属污染,养分低、质量差、有机质少、生物性状严重退化等状况,基础地力整体持续下降。
据报道,我国年化肥使用量已经达到世界的35%,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农药利用率仅35%,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地区地表水和耕作层土壤污染严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投入品边际效益明显下降,环境容量逼近极限,资源约束进一步趋紧,原有发展模式面临考验。
诚然,粮食安全不单单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何实现粮食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同步,实现粮食数量与质量的平衡,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大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新常态下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专家呼吁,今后我们不能再片面追求粮食生产“连连增”,必须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专家认为,只有主动纠正单纯保产量的狭隘粮食安全观,才有可能使保护土壤、培肥地力、防治污染等措施在现实中落地,才有可能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农业支持政策目标是增加产出,政策导向是鼓励农民加大投入。业内专家指出,今后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支持方向要实现“两个转变”,即引导生产方式向更加节水、节肥、节药、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可持续方向转变,引导经营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组织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培养农民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营智慧型”全新生产方式。
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农资行业该如何行动?
科技创新是根基。当中国一跃成为化肥大国之后,许多问题迎面而来:产能过剩、出口困局、资源之争、环保压力等等问题正在交织成结,在产业突围成为新常态的境况之下,农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命脉。只有让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肥料、环保肥料领军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零增长”时代高效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协调统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步入现代农业的阳光大道。
服务创新是动力。让高科技产品在现代农业中实现最大价值,关键动力源自农业服务。从农资产品供应者到农业综合服务商,从农业参与者到农业组织者,从农业技术支撑到先进理念培育,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服务日益迫切,农业服务前景广阔。
粮食安全关乎每一个人,如何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真正实现粮安天下,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