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长江流域力推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
2013-04-27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又是一年油菜怒放时,漫山遍野的金黄色刚刚褪去,不久便要迎来油菜收获的农忙季节。记者日前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了解到,因为适合机械化收获,该所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在长江流域各省推广势头喜人,累计达1200万亩,创造社会效益近10亿元。
据了解,“中双11号”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个集高含油量(49%以上)、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抗菌核病为一体的双低油菜品种,非常适合在长江流域种植,也是国内适应范围最大、推广区域最广的油菜品种之一。
“以前,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油菜用工量较大,机械化程度低,油菜种植就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廖伯寿研究员说。“不仅如此,根据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首先要保障粮食的用地,因此用于油料作物生产发展的耕地就很有限了。”
再者,国内油料市场也受到进口大豆、菜籽油、棕榈油的不断挤压,当前国内食用油消费的60%以上依赖进口。“这跟我国农用耕地资源的总体不足不无关系。”
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3月进出口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菜籽油进口155,989吨,同比增长288.54%。今年1-3月菜籽油累计进口387,234万吨,同比增长69.45%,食用油供给安全隐患日显突出。
“为此,我们培育出的‘中双’和‘中油杂’系列油菜品种40多个,其中,中双9号、中双10号、中油杂11号、中双11号等是集高含油量、抗菌核病和适合机械化收获于一体的双低高产新品种,为发展油菜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廖伯寿研究员说。中油杂11号曾是同时通过长江上、中、下游国家区域试验并在三片同时均表现产量最高、含油量最高、而且同一年通过国家三个片区审定的唯一油菜新品种,201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该所培育的油菜品种年推广面积达3500万亩左右,覆盖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1/3左右,占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
廖伯寿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菜籽油尤其是双低菜籽油是市场上最具有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用油。“双低菜籽油为何是最健康的油呢?因为它的芥酸含量低而油酸含量达6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众所周知,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将会导致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市面上一些诸如棕榈油等由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就有此类问题。”
“棕榈油一般在市面上很少见,且售价相对便宜,一般主要用于煎炸食品的加工,因为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所以产品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廖伯寿说。
说到好油,大家首先会想到橄榄油,而且在市面上橄榄油的售价也是最贵的,但廖伯寿研究员却告诉记者一个不同的答案,那就是优质菜籽油其实和橄榄油的营养价值不分上下。
“橄榄油售价高主要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榨油的橄榄必须依靠人工摘,马上就得送往油厂压榨,中间不能有耽误,所以一般一片橄榄树旁边就得修一个榨油厂,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橄榄油的成本。”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136949-1.html

标签:化肥 行业资讯 流域 长江

上一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下一篇:汝州签下100万吨腐植酸尿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