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总体部署,陕西省结合本省实际,突出抓好关中、陕南、渭北、陕北四大区域,重点发展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区域性、标准化的粮食增产新模式,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陕西省在关中灌区以泾阳县、富平县为试点,把冬小麦、夏玉米作为一个栽培单元,集成“品种搭配,播期、收获期,个体、群体,肥料投入,水资源调配,病虫防控,耕作方式”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达到小麦玉米两季增产。通过集成推广成熟技术。在陕南平坝区把水稻、油菜作为一个栽培单元,重点集成“品种选用、排水控田、全年施肥、秸秆还田”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达到水稻、油菜两季增产。在渭北旱塬区以集成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垄侧种植为核心,配套优良品种、机械播种、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和适时晚收的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陕北地区以玉米、马铃薯为攻关重点。
为确保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有序推进、取得实效,陕西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农业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试点县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强化技术支撑。明确各项增产模式攻关首席专家,加强协作攻关,强化技术支撑;组建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技推广专家、农科所等农业院校、科研、推广多部门组成的省级专家组;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指导和培训,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关键技术到位。强化资金保障。在积极协调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的同时,从省级高产创建经费中列支400万元,给每一试点县补助50万元,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同时,明确各试点县农技中心(站)为项目实施单位,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和有关人员责任,为项目高质量完成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