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收在即,持续三天的芦集庙会在5月17日拉开序幕,在这被称为“皖北午收前最后一个庙会”的庙会上,各类农用品成为主角,方圆约两百里的沿淮居民前来赶会,挑选需要的物品。
5月17日,虽然飘着小雨,但上万人汇集到芦集镇芦集村来赶庙会,一时间,小镇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记者看到,在村道沿路,摊位云集,商品丰富,锄头、镰刀、耙子、桌椅、扫把、锯子等应有尽有,此外,日常用品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据了解,明清时,芦集是运输药材、木材的一处重要中转码头,当时的街道由青石铺成,茶铺林立,药材店、包子店等依次排开,商业繁华。芦集庙会在明朝时就已发源,每年举办一次,主要以小吃、小商品买卖以及烧香还愿等活动为主,数百年来,从未间断。近年来,结合午收季节的到来,庙会逐渐演变为一场农资交流大会,方圆200里的沿淮居民都来赶会,感受庙会的热闹氛围,为午收挑选几件工具,再买上几样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