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肥料市场都可以看到,同为尿素的商品肥料有大颗粒和小颗粒之分。国际市场将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以上的尿素称为大颗粒尿素。2001年我国发布的尿素产品标准(GB2440-2001)中,对于粒径合格范围的规定共有4段,分别为:0.85-2.80毫米;1.15-3.35毫米;2.00-4.75毫米;4.00-8.00毫米。目前消费者常见的小颗粒尿素粒径约为1.5毫米,大颗粒尿素的粒径一般为2.00-4.75毫米。
大颗粒尿素与常规小颗粒尿素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粉尘含量低,抗压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可散装运输,不易破碎和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大颗粒尿素施入土壤后溶解速度稍慢,加上单粒重较大,在水田中施用可沉入较深的土下,减少挥发损失;由于加工工艺对尿液浓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大颗粒尿素产品中的缩二脲含量降低,这对作物有利。
我国1996年建成50万吨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装置,目前产能已达到千万吨/年以上,但是有的企业大颗粒尿素生产线一直没有开过工。厂家认为,生产大颗粒尿素成本高,农民并不喜欢用,卖不出价来,降低了生产的积极性。总之,大颗粒尿素直接给农民使用的并不多,没有推开。
事实上,在我国各方面对大颗粒尿素的认知度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所以在应用上只偏重于作为生产掺混肥料(BB肥)的氮肥原料,包括近年发展起来的少量包膜型缓释肥料需要大颗粒尿素作掺混原料。而在现代集约化农作物生产体系中,大颗粒尿素的直接施用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认知度问题,人们对施肥目标的偏移和施肥方法的误导。例如在产品推广中将大颗粒尿素作追肥表撒施用就是典型的误导,使其优点丧尽缺点暴露,效果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在一定范围内肥料的效果取决于施用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而施肥方法的讲究是要充分发挥产品本身的优势,克其劣势。为此在作物生产体系中,首先要针对大颗粒尿素具有释放速率慢于小颗粒的特点,最好选其作基肥施用,不要当追肥施用,更不该融化做水浇肥。其次,继续重视将大颗粒尿素作为一种原料生产掺混BB肥料、专用配方肥料和部分缓释的掺混肥料,为其提供适宜的氮肥原料。另外,从发展看,大颗粒尿素在作物产量、养分效率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作用也需要市场加以关注。
今年大颗粒尿素之殇
2011-05-19 来源:中国化肥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11156-1.html
上一篇:我国新型肥料发展速度将会加快
下一篇:化肥十二五需求小幅增长 技术装备发展方向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