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是粮食生产必须使用的肥料之一,对于中国这个钾肥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人们往往把钾肥与粮食安全联系在一起,提升钾肥自给率一直是业内较高的呼声。根据有关媒体报道,由于国内找钾矿的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从而防范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带来的风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这一逻辑出发,自己能控制更多的钾肥资源当然是好事,可是,同时还应当看到自己控制的钾肥资源是位于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将钾肥消费的压力大部分或者全部放在国内消化,对于中国未必是好事。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担忧,中国国内的钾肥资源全部用来支撑国内消费的时间可能仅有20年。 从短期看,挖掘国内钾肥供给潜力固然可以令市场无忧,但长期看,用完了自己的钾肥还是得向国外购买,而且到时候谈判的筹码更少,更加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应反思提升钾肥自给率。提升钾肥自给率无非是为了获得更稳定的钾肥供给和更廉价的钾肥资源,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如果只是倚重于加大开采国内钾肥资源的力度,无异于舍本求末。 首先,从全球钾肥行业的基本面看,钾肥的供给并不紧张,甚至还过剩,至少,中国不用担心买不到钾肥。据有关机构预测,全球钾肥生产能力将从2008年的4040万吨提高到2013年的5470万吨,年均增长率6.25%。2011年以后,全球钾肥供大于求,2013年过剩量将占世界需求量的26%。 其次,从钾肥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看,即便要提升自己能控制的钾肥资源量,也应当从国外钾肥资源着手。数据显示,全球钾肥资源极为丰富,现有探明储量可供全球开采240年以上,但全球钾肥资源极不均衡,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这四个国家的钾肥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58%。中国钾肥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2.36%。尽管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开采钾肥碰到一些困难,但是仍有一些钾肥资源丰富的国家欢迎与中国合作开发钾肥资源。 第三,对于钾肥价格的上涨,中国应当认识到这是资源价值的体现,实际上即使是中国企业自己开发的钾肥,未必就会比国外的价格便宜。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听任钾肥价格的上涨而没有任何作为。从需求方面看,如果改变农业生产的方式,可以大量减少用肥需求。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5000多万吨的化肥养分,如果有一半的固体有机废弃物以有机肥的形式施入土壤,就能替代3000多万吨的化肥养分。此外,政府还可以考虑建立钾肥专项淡季储备机制,通过“淡季储备、旺季调节”的方式,对国内钾肥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在钾肥进口谈判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