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小化肥企业必须通过体改,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化肥行业在满足农业工业需求外,基本满足科学施肥的需要。争取在2015年,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减少氮肥、磷肥企业数量,实现基础肥料向优势企业集中。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中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生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工业经济总体维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状态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命脉,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化肥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原料,是粮食的粮食。为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在各地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化肥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化肥行业取得了瞩目成就,为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稳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肥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物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发展的化肥工业,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减支。“十二五”是我国化肥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农民增产增收非常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中小化肥企业必须通过体改,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化肥行业在满足农业工业需求外,基本满足科学施肥的需要。争取在2015年,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减少氮肥、磷肥企业数量,实现基础肥料向优势企业集中。
我国作为化肥生产和销售的大国,现在已经由过去的大量进口发展为自给自足的状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化肥核心技术以基本实现国产化,已逐步形成若干众多的氮肥基地、磷肥基地和青海新疆钾肥基地等大型的化肥基地。目前的化肥市场现状有以下4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去年,我国大规模的肥料生产制造企业有1057家,生产化肥5562万吨(折纯),同比增长了2.5%。“十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其中尿素、磷铵、氯化钾产量年均分别增长分别达到4.8%、16.7%、6.3%,比较好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多数企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大型氮肥企业达到44家,大型磷肥企业产能达200万吨以上,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出现了若干总产能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随着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磷肥实现了优势产能向资源地集中,钾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化肥产业布局已形成基本基本肥料向资源地转移,专业肥料向用肥市场转移的格局。同时,化肥的品种结构也得到了改善,以尿素、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化肥比重日益提高,整体达到了80%。第三,循环经济得到推广。很多氮肥生产企业的冷却水技术得到推广,部分企业实现水的零排放。钾肥行业除了发展硝酸钾、碳酸钾之外,还综合发展钠镁铝行业。第四,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目前,磷肥工业技术的设计制造安装已基本实现国产化,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钾肥工业技术得到很大突破。这是整个化肥行业、各级政府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化肥行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良好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能源、资源用量大,生产成本较高, 化肥生产原料——天然气资源短缺且价格较高,煤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等地区,存在着距离远、运费高等问题。固体钾资源缺乏,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加拿大、老挝等国家,我国的固体钾资源还达不到开采条件,需要进行工艺转换,成本较高。其次,产业集中度不高,落后产能依然较大。总体看来,我国化肥行业的竞争力不高,企业依然过度分散,平均规模比较小,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这是影响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 产业布局尚需完善,产品性能有待优化。目前由于氮肥企业向资源地靠近,造成运力紧张、运距长、成本高,是困扰氮肥生产企业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末农民施肥方式正由一季施多次肥向一季施一次肥转变,现有的化肥品种能否满足这种转变的需要,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化肥利用率低的现象非常严重,用肥成本和农产品收益不成正比。另外,政策影响较大,社会信心不足。目前化肥享受众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享受对化肥成本有直接影响。2007年以来国家多次调整化肥出口政策,对化肥市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最后,化肥企业因为原料、竞争等多方面的原因,效益普遍低下,这影响了整个行业发展。从企业角度出发,目前,我国氮肥生产企业产品比较单一,为了提升竞争力,生产企业可以由单一的化肥生产向化肥化工多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增高,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成为未来农化行业发展的中心和方向,所以化肥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