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正积极推进今年新增1050个场所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有关部门获悉,上海市将推进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公园等试点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其中,特别是要发挥机关单位的带头作用。而集贸市场果皮菜叶也将变废为宝,普陀区武宁路山华水果批发市场内有一家湿垃圾处置场,日处理果皮菜叶等湿垃圾量最多可达120吨,并能生产生化肥料约24吨。
机关要当好“领头羊”
上海市今年扩大了垃圾分类推进范围,新增1050个场所中,包括500个试点小区、100所学校、100个集贸市场、50个公园为重点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服务网络,还将完成100个机关、200个企事业单位的分类收集处置。机关单位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单位分类试点以餐厨垃圾专项收运系统建设为重点。
根据此前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沪上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较高,但参与率不高。数据显示,参与第一批试点的小区,约50%居民能参与垃圾分类;而此后试点的小区,居民参与率仅在30%左右。同时,分类的准确率也普遍较低,70%以上小区需要“二次分拣”。
围绕在居住区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上海市确定了居民户内“厨余果皮(湿)”、“其它垃圾(干)”分类投放,居住小区“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专项收集的“2+3”分类方式。
集贸市场垃圾变废为宝
集贸市场成为新增的垃圾分类场所后,菜叶果皮垃圾如何处理?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日前透露,对国和菜场的生活垃圾压缩站进行改造,新增菜叶粉碎压榨机,对分类后的菜叶垃圾粉碎脱水和生化处理。普陀区曹杨路山华水果批发市场内湿垃圾处理点设计日处理能力120吨,配置粉碎机2台、机械推压式压榨机1台、生化处理机5台,主要处理水果批发市场内腐坏的水果以及附近的一些菜场垃圾,通过粉碎压水生化处理就地二次腐熟四道工序,最终生产有机肥料。
此外,按照干湿垃圾分类处置的试点要求,各区县努力破解末端处置能力(特别是湿垃圾)不足的难题。如浦东新区在美商生化处理厂开辟了专门车间处理厨余果皮;松江、金山引进大型生化处理设备,集中处理居住区分出来的厨余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