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护肤老师微信号:le3391
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一、营养价值
各种粗粮所含的营养素各有所长,燕麦富含蛋白质;
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铁和B族维生素;
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脂肪;高粱富含脂肪酸,还有丰富的铁。
与粗粮相比,精白米和精白面在粮食加工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营养成分,最严重的当属维生素B1及无机盐的损失。
粗粮的加工简单,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成分。
从营养成分上看,粗粮蛋白质含量相对偏少,淀粉、纤维素、无机盐,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
1.赤豆
赤豆是一种豆科植物,它也叫赤小豆和红饭豆,它的个头比较小。
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赤豆是细长稍微扁的形状,而颜色也是有红有黑。
赤豆特别难煮,即使我们用水长时间浸泡后,然后再长时间煮,也煮不烂。
功效:赤豆有除热毒、散恶血、通乳、消胀满、利小便。
作用: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乳汁不通等。
用药禁忌: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豆。
赤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赤豆则令人黑瘦结燥。
2.燕麦
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
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
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
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
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绿豆
性寒、味甘。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
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
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4.小米
性凉、味甘、咸。
功效: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
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
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
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
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
性平,味甘。
功效:具有调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
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6.梗米
性平、味甘。
宋徽宗时官方编篡的《圣济总录》中记,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淡竹沥一合,粳米一合,和匀顿服之。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
7.薏米
性凉、味甘、淡。
功效: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
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二、食用粗粮有哪些注意事项
1、粗粮无须天天吃
尤华智介绍道,“食用粗粮可补充精粮所丢失的营养以及互补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类,增加膳食纤维,还具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不过,正常人不必刻意要用粗粮完全代替精粮,没必要天天吃。
一周吃两次或一天有一餐都不错,可以拿番薯来当一餐的主食或者将麦子、玉米、黑米等一起煮杂粮粥也可以。
如果最近改变了饮食习惯才出现了体重下降、消瘦和腹胀,肠胃气体多时就要注意是否粗粮食用过多了。
粗粮吃得过多过久会导致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面色不好,精气神和抗疲劳能力不足。
2、饮食原则
均衡、精粮为主、粗粮为辅,具体到生活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在主食中添加。
比如煮米饭加点小米,煮粥时加一把燕麦,打豆浆加一把黑米……
自然而然地,粗粮的量就能增加,而且饮食质量更高,三餐更美味和幸福。
食物本身并不能如服用药物那样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需要长期坚持。
细粮为主、饮食品种多样化加上适当适量地食用粗粮对身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3、容易出现胀气不适
一些人在饮食中刚加入粗粮时容易发生胀气,原因是粗粮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一些不习惯吃膳食纤维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胀气不适。
因此,增加粗粮应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吃粗粮有很多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可。
而且如果实在没法现煮粗粮,食用粗粮粉也不失为好办法。
5、不一定要大量喝水
有些人大量喝水反而引起不适,例如吃了番薯又喝了太多水可能会导致拉肚子、胀气。
小贴士:
1、小心“伪”粗粮。小麦粉仍占大多数成分含量的全麦面包。
以及谷物、粗粮含量极低的玉米、荞麦馒头等都不能算做真正的粗粮食品,应注意区分好。
尽量食用完整、天然的粗粮而非打着粗粮旗号的精加工食品。
2、色泽太过光亮的谷米类要小心是否打了蜡,粗粮要比精细米面更注意防止霉变。
3、对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4、搭配荤菜吃粗粮。每天制作食物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
农业技术 微信号:nyjs123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