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的发生与为害
植物土传病害是指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引起植物土传病害的病原很多,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它们可以分别在幼苗期、成株期等不同的阶段从植株的根部或茎基部侵染植株,从而引起植株的萎蔫、枯死等症状,在生产中常见的土传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苗期
苗期常见土传病害包括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等。
2、成株期
成株期常见的突出病害种类包括由镰刀菌引起的瓜类的枯萎病、由轮枝菌引起的茄子黄萎病、由欧文氏菌引起的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由瓜果腐霉菌引起的腐霉根腐病、由根肿病菌引起的根肿病,以及由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疫病、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番茄细菌性青枯病、由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等。
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是通过土壤、粪肥、灌溉水或流水等进行传播并侵染,引发植物的系统性病害,从而导致植株的萎蔫、枯死,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不易消除,并且能随着种植年限而导致病原菌数量在土壤中积累。其发病程度也主要取决于当年侵染的菌源量,菌源基数高发病重。
我国的蔬菜生产,栽培种类单一,复种指数偏高,土地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必然导致土壤中土传病原菌增多。而土壤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有机整体,一旦其有害和有益微生物互相拮抗的平衡被打破,极易引发土传病害。此外,由于我国长时期忽视有机肥而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紊乱的发生。加之,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迅速发展,保护地内温度适宜,病菌可安全越冬,并能周年发生,这更不利于土传病害的彻底消除。
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影响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土传病害病菌分布于土表以下,施药不容易到达,发病隐蔽,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使得其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防治土传病害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抗病育种及生物防治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化学防治中,有种子处理、药剂喷淋和药剂灌根等方法,以灌根处理较常用,其具有单次施药浓度大、施药量多等特点。
由于土传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所以防治蔬菜死棵,一般是选择药剂灌根和拌土两种防治方法,在此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灌根和拌土——两种施药方法探讨
第一种方法:灌根处理
灌根是将农药药液施于土壤表面或是浅层,通过农药渗漏到达一定的土层深处后发挥药效。灌药处理,药剂到达土壤的深度和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此外,灌根一般在根基部的一侧,不能有效地对根进行全面的保护。由于灌根浓度梯度的存在,最需要药剂发挥效力的深度,药剂含量较少,而对病害控制起次要作用的表层,药剂含量却较多,并且表层还会有药剂沉积,使药效不能有效发挥。
药剂在土壤垂直高度的不合理分布导致农药的巨大浪费,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
第二种方法:拌药处理
拌药是将农药与土壤以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播种或定植。特点有:
第一,农药在土壤中均匀分散,能达到局部土壤消毒的效果,杀死植株根部周围土壤中的病原菌,使根系得到保护。并且,药剂以微小的颗粒分散于土壤中,缓慢向周围溶解释放,持续保护植株,持效时间长,这一点是土壤消毒所不具备的。
第二,拌药同样也能达到种子处理的效果,种子萌发后,药剂会被吸收,对幼苗起到保护作用。但种子处理药剂附着量有限,用药量太大易伤害幼苗,拌药的药剂以微小颗粒分布在种子周围较大的空间,其用药量不会受限制,也不易对幼苗造成伤害。
第三,拌土用药剂的微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可以给种子萌发后幼苗根部各个部位提供较为全面的保护,这也是种子处理所不及的。第四,要达到同样的防效,两种土壤处理方式必须在某个垂直深度(病原菌分布集中)药剂浓度相同。拌土施药,由于不存在浓度梯度,用药量会远远少于灌根施药,如果土壤粘重,病原菌集中的土层较深,灌根施药可能达不到该土层,拌土施药防效会明显优于灌根。
对比结论
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拌土较灌根施药有以下几个优点:① 要达到同样的防效,拌土比灌根用药量要省,能够减轻环境压力。② 拌土可以给植物根部更全面的保护,有效减少病害发生。③ 拌土施药有效地减少了局部农药浓度过大对幼苗造成的伤害。④ 拌土的药剂均匀分散在土壤中,并有效减少了灌根的药剂在土壤表面的沉积,比灌根施药的农药利用率高。因此,防治土传病害,拌土比灌根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