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尽力做到真实客观,本案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多方质询,文后附案例分析、专家提问与当事企业回复,敬请留意。(周永峰-JC)
回复关键词“案例”查看更多案例分析。
事件:焦化厂受污染土壤“制造”小区异味
来源:新京报 2014年6月13日
题图:透过双合家园居民家的窗户,可以看到北京焦化厂原址厂区内覆盖着受污染土壤的白色大棚。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上图:焦化厂原址厂区内,散发着酸臭味的土堆。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新京报讯 北京市朝阳区双合家园小区多位居民近日反映,从去年起小区经常闻到难闻的异味,之后发现这些味道来自距小区两、三百米外,正在进行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的北京焦化厂原址。
环保部门表示,双合家园小区异味系焦化厂原址内处理的受污染土壤挥发产生,已于上个月要求治理单位暂停在该处进行土壤烘烧作业,目前的异味可能是土壤运输过程中挥发造成。
异味半夜熏醒居民
今年4月搬进双合家园的丁先生,住在小区6号楼9层,阳台西侧200米处就是北京焦化厂原址。自从搬到这里后,他和刚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就常常被空气中的难闻气味所困扰。
“味道一进屋,人就会恶心、难受”,丁先生说,最厉害的时候,一星期能闻到四五次,为了不影响妻子待产,家里窗户一直紧闭,还为此购买了空气净化器。
小区居民张女士称,她不止一次在半夜被这股刺激性味道熏醒。“一打开窗户透气,难闻的味道马上充满了整个屋子,再关窗也来不及。”
多位居民表示,经过走访了解,异味就出自北京焦化厂原址。目前小区入住率已经超过5成,他们非常担心这股异味会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小区部分居民还通过拨打环保热线、市民热线等渠道反映存在异味的情况。
市民线热和市环保部门随后均给出回应,称异味系焦化厂原址厂区内堆放的受污染土壤挥发产生。
厂区土堆有酸臭味
6月10日晚,记者在焦化厂原址西侧看到,厂区内有长数十米、高近10米的土堆,其中部分有防尘网铺盖,大部分则直接裸露,有推土机在焦化厂对这些土壤进行碾压。周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臭味,长时间闻后鼻腔和咽喉会感到不适。此外,厂区内四个烟囱也在不断地冒出白烟,被风吹向双合家园的方向。
据厂区附近商铺员工称,此前经常能看见大车通过该专用车道把厂里的土壤大批地往外运,“一运都是好几个大车。”
厂区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此处将要建设保障房,目前正在对原焦化厂污染土壤进行处理。主要方式是对原地土壤进行置换、烘烧,处理完的土壤先堆放在一处,然后运走。但对方拒绝记者进入厂区内部。
烘烧“叫停”异味不散
今年5月,治理单位之一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称,在修复治理焦化厂污染土过程中,为避免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苯、萘和多环芳烃等有害气体泄漏后对空气污染,已投资6000多万元,修建了5个5000平方米HDPE膜大棚,将污染土壤进行密闭处理,以此确保外排气体始终达标排放。
朝阳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居民投诉后,他们已两次前往北京焦化厂查看,并于5月底要求治理单位暂停土壤烘烧作业的进行。对于目前居民仍能闻到的异味,可能是土壤运输过程中挥发造成的。
对于厂区内的烟囱冒出白烟,朝阳区环保局监察大队表示,不排除是土壤烘烧外的其他作业产生。截至昨晚8时,记者未能与治理单位取得联系。
■ 链接
北京焦化厂北京焦化厂原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外的垡头地区,紧邻东五环,占地面积约148公顷,总建筑规模约330万平方米。为解决北京燃料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巨大的难题,1958年焦化厂开工建设,并在一年后建成投产。到2006年停产前,北京焦化厂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焦化厂及首都主要能源供给基地,不过也正因如此,工厂所在的土壤也受到了严重污染。
■ 追访
治理单位已提方案 尚待研究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接到市民的投诉后,此前已经联合朝阳区环保局就北京焦化厂的问题进行多次研究,也已要求施工方暂时停工。“前两天施工方一位负责人还来找过我们吐苦水,这地块要建保障房,他们也要赶工期。”
当被问及要求施工方停工的原因时,该工作人员称,除了接到市民多宗投诉外,治理单位提交的方案正在受理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王灿发称,对空气进行检测,需要时间和成本,居民们难以掌握污染的确凿证据,也给污染气体偷排留下机会,现在环保部门更要履行好监管和查处的职能,实在解决不了,起诉政府的不作为比起诉施工方更有效果。
土壤治理工程 多靠日常监管
据了解,搬迁后的北京焦化厂污染土壤面积为34.2万平方米,污染土方量为153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为苯、萘和多环芳烃。
双合小区多位居民表示,搬进小区前都不知道焦化厂区会排放带有异味的气体。昨日,记者查询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在环评已审批的公开信息中,并没有找到北京焦化厂及中石化五建的相关审批信息。
市环保局环评处一名工作人员称,对北京焦化厂的土壤治理项目并无印象。不过他表示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需要进行环评,像土壤治理这样的工程,大多靠相关部门的日常监管。
环境法专家王灿发表示,是否经过环评在此案例中并不是关键,而且土壤治理本身就属于环境保护工程,假如环评通过,但排放的气体还是影响到居民,居民则可根据北京市大气防治污染条例进行检举,相关的环保部门则有义务进行监督和查处。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王庚辰称,环保部门目前首要任务是进行污染源的检测,确定异味的源头是不是残留污染土所造成。“如果不能解决源头问题,以后若要在此地进行其他工程,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振鹏
案例分析
本期:周永峰-JC
说明:本案例分析仅基于报道中的描述,也仅代表本人观点。
1、主要污染物
报道中提到污染物是苯、萘和多环芳烃(实际上萘是多环芳烃的一种)。这类污染物均具有挥发性。其中,苯的挥发性最强,是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多环芳烃则大多属于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这类污染物在常温下就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一般不应对土壤进行扰动;如果必须扰动,则必须采取严格的尾气(臭气)处理措施。同时,由于苯系物(BTEX)与多环芳烃(PAHs)均具有毒性,苯更是一种剧毒物质,有强致癌性,如果没有严格的措施,挥发出来的不仅是“异味”,更是“毒气”。
2、处理工艺
报道中提及“置换、烘烧,处理完的土壤先堆放在一处,然后运走。”笔者认为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置换,也即换土法,不可避免要扰动(挖掘)污染土壤,如无严格的尾气(臭气)处理措施,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势必会造成空气污染。
企业回复:没有采用该工艺,是媒体错误报道。
(2)“烘烧”,指的是一种原地异位热脱附的技术。可能是工期十分紧张,采用热脱附来加快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污染物与土壤介质的分离。应用该技术时需注意:由于需要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加热,“毒气”将产生的更快、浓度更高、毒性更大,所以在进行污染土壤预处理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尾气处理措施。如果污染土预处理是在HDPE膜大棚中进行,那么一是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工具;二是预处理大棚中的空气必须流动,尾气必须进行处理(也即应通入新风,排出的气体则应经过处理);三是热脱附的尾气也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企业回复:预处理在大棚中进行,大棚中空气流动,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尾气;操作人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佩戴了防毒面具或防毒全面具;热脱附采用回转窑,采用活性炭处理尾气。
3、堆放与运输
报道中提到“(土堆)只有部分有防尘网铺盖,大部分则直接裸露,有推土机在焦化厂对这些土壤进行碾压”。如果堆放的是已经处理完毕的土壤且热处理附效果较好,那么运输环节中应不会产生较大的异味;反之,则说明热处理的效果不佳。如果堆放的是处理之前的土壤,则说明“异味”/“毒气”的防护措施严重不到位。
企业回复:场区开挖出来的土壤分为清洁土和污染土,前者一般只进行防尘网覆盖,后者采用HDPE膜进行覆盖;处理以后的污染土可达修复目标值,因此仅进行防尘网覆盖。
4、其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处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时必须格外小心谨慎,除了有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之外,还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另建议如下:
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还可能通过建筑物缝隙等进入建筑内部,也即可能发生“蒸汽入侵/气相入侵”,周围的居民也需注意这一点。
② 这类可能导致周围居民困扰的土壤修复项目,建议提前邀请公众参与,这样可以缓解很多矛盾,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这一点不妨借鉴USEPA的管理方法。可以参考拙作《浅谈USEPA对污染场地的一条管理路线》。
专家提问
2014.6.14~6.20
1、这些污染物中苯和萘气味最重。但是苯具有芳香气味,奈有股樟脑球味,沥青味。同时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味在空气中稀释很快,所以文中提到的“酸臭味”应该另有来源。另外,在挖掘过程中气味扩散快是有条件的,形成的是不连续的源,但是烟囱排放、气体持续排放还需要加强研究。建议:加强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跟相关安环标准对比,如果没有相应标准,可以采取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甘平)
企业回复:对于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我方也是在摸索中前行。现我方已对场区及周边TVOC进行日常监测,并在前期数据的统计研究上编制了“北京焦化厂保障性住房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大气污染快速监测管理办法”(目前已跟新至第二版本),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2、对于VOC及恶臭类污染,挖掘异位处置过程就是污染扩散过程,可能业主招标条件就是如此。关健是技术方案设计、评审及审批要把住关。同时业主对修复周期应该有清楚认识。(张文辉)
3、目前国内土壤修复工技术大多不太完善,涉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修复工程扰民问题屡屡发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引以为戒。(陈同斌)
4、①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在挖掘时如何做好工程防护?②挖掘后的土壤是否采用全封闭车辆运输?③热脱附的土壤预处理需要进行破碎,是如何进行的?④破碎过程中是如何防止苯类等挥发性有机物逃逸?⑤采用什么样的热脱附工艺和设备?如果是堆体热脱附,也是在大棚中吗?(刘阳生)
企业回复:①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在挖掘时如何做好工程防护?
对于污染土开挖面积如此大的场地,难以采取完全充气膜结构大棚进行封闭处理。我方主要是根据场区内部及周边的环境空气的TVOC监测结果,按照“北京焦化厂保障性住房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大气污染快速监测管理办法”(由我方、环境监理方和业主方根据前期TVOC监测结果编制)来指导现场施工。根据TVOC监测结果,或减少作业面,加强环保设施检查,并视情况喷洒泡沫气味抑制剂,或停止施工,覆盖施工作业面,并喷洒泡沫气味抑制剂。
②挖掘后的土壤是否采用全封闭车辆运输?
由于本项目采用的是原地异位处理,挖掘出的污染土到充气膜结构大棚的运输距离很短,暂时未进行全封闭车辆运输。但根据北京市的相关文件,从今年7月1日开始本项目所有污染土运输车辆均须采用全封闭式运输。
③热脱附的土壤预处理需要进行破碎,是如何进行的?
对于第一层主要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因含有较多建筑垃圾,进行热脱附以前须经过筛分和破碎等预处理,该过程主要在充气膜结构大棚内进行。而对于受苯、萘易挥发性污染土的预处理,主要处理流程为:挖掘——运输进大棚——翻抛预处理——1.经检测合格,运往待验区,接受验收;2.检测不合格,进行低温热脱附处理。
④破碎过程中是如何防止苯类等挥发性有机物逃逸?
苯、萘污染土主要在第二层以下,主要以粉土、粉砂土和砂土为主,含少量粘土,无需进行破碎处理,预处理主要是筛分和大棚翻抛。对于挖掘和运输过程污染物因挥发逃逸问题,主要通过处理工艺的流畅衔接,缩短污染土壤进棚时间来减少挥发量。
⑤采用什么样的热脱附工艺和设备?如果是堆体热脱附,也是在大棚中吗?
本项目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热脱附工艺,分为高温和低温热脱附,前者主要处理不易挥发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后者主要处理易挥发的苯、萘污染土。工艺流程:筛分、破碎——进料仓——输送带——烘干机——回转窑——出土,尾气处理流程:两级旋风除尘——两级喷淋塔——汽水分离器——活性炭箱——达标排放。
4、萘会造成很强的气味。加强空气质量管理的同时污染物随水作为迁移途径也要预防。有地下水监测井吗?还有为防止污染物随雨水迳流到水体有集水装置处理液体吗?在下雨前应该覆盖所堆土面。从化学成份来说,苯并(a)芘也要严格监测,虽然挥发性不高,但长久性不降解,致癌。另外,如果厂址靠近河、湖、池等水体,底泥污染的可能性很大,需调查。(张晓春,美国威斯康辛州)
企业回复:萘的确气味较大,我们准备对小区大气该污染物进行监测;本项目涉及到地下水污染,采取抽出处理(送有资质单位处理),基坑设止水帷幕和降水井,防止污染地下水迁移;目标污染物多环芳烃并非包含所有物质,仅有萘、苯并(a)蒽、苯并(b&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 和 二苯并(a,h)蒽。
========我是分割线========
周周向上每日分享,欢迎关注!
a. 点击标题下方“周周向上→”关注;
b. 搜索公众账号“周周向上”关注;
c. 扫描页面下方的二维码关注;
d. 联系编者18049700567(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