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30万字、164幅精美照片和图表,关于土壤,这本《寂静的土壤》写了什么?
12月4至6日,中国土壤学界的盛事——中国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暨“土壤科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
在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这一天早晨,《寂静的土壤》举行了首发式。
《寂静的土壤》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陈鸿昭、张甘霖三位著名土壤科学家共同创作,科学出版社出版。
据本书作者之一陈鸿昭介绍,本书以自然-社会-土壤复合体为对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全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土壤的前世今生。
从叙述土壤的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生物基因库等8大功能开始,以时间为主线,叙述土壤的起源、演化和形成历程,展示土壤形成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自然环境。
在距今4亿年前开始出现土壤后,给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带来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终于形成今日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和人地关系的特点。
第二部分,土壤学的历史文化。
论述世界土壤学在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主要包括L. V. 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H. S. 汤普森和J. H. 魏的“土壤吸附-交换学说”、B. B. 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说”、H. 赫尔利格尔和惠尔法斯“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我国几部综合性土壤专著和全国土壤普查;对现代经济、社会有深刻影响的土壤环境异常与重大土壤环境事件、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湮灭到近代工业污染。
并从土壤文化的角度,阐述在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淀积的文化内涵,如诺贝尔文学奖中的土壤情节、世界名家谈土壤文化、中国的土壤文化及其在传承道德,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
第三部分,我们的土壤梦。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揭示我国土壤资源利用现状的特点、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土壤科学为我国国民经济作新贡献、保护土壤,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系统、提高全民土壤文化水平的新思路和举措,这是土壤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种梦想。让土壤回归自然,与万物共存共荣,展示土壤的潜力和美好的未来。
据初步从审过书稿和接触过本书的专家学者们反馈的信息来看,有评论认为该全景式论述土壤起源演化和社会发展历史的沧桑巨变,材料丰富、挖掘深刻,结构严谨、叙事生动,富有哲理、又很实际,把土壤写活了。
在首发式上,该书作者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张甘霖表示,希望出版和发行该书,能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土壤、热爱土壤、保护土壤。
相关阅读:
《寂静的土壤》:爱我土壤
文/陈鸿昭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网站
作者(龚子同、陈鸿昭、张甘霖)用30万字、164幅精美照片和图表、图文并茂显示了土壤学发展史和土壤文化的《寂静的土壤》,于11月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呈给读者。
为了让读者了解该书写作背景、内容和鲜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借中国土壤学会网站做些解读。期望有更多读者了解并阅读这本书,以提高对有限土壤资源在粮食安全和基本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并提高对其可持续管理和养护。
写作缘起
《寂静的土壤》的写作,首先得从这本书的倡导者龚子同先生说起。他热爱土壤,早就与土壤科普结缘,有梦想、有规划、有行动。1954年,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第一次出差就到海南岛,在李庆逵先生领导下,参加海南岛自然科学综合考察队,把红旗插上五指山。
归来后写成《我们攀登了五指山》,1956年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3万多册。此后在长达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走遍全国各地、涉足近30个国家,驰骋于土壤调查、土壤地球化学、土壤资源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无论到基层蹲点、田间调查,参加野外考察、学术会议、国际交流访问,他总是用随笔讲述与专业有关的风土人情和故事,饶有趣味。他勤学习、常思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感染了他周围的同事和学生们。
2001年退休后,被大家推选为南京土壤研究所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首任理事长,主编的“五色土”内容丰富,反映土壤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做贡献的科研人生,颇受欢迎。
2013年,他在承担的专著出版后,找我们商量,要把对土壤和土壤科学的看法、反思和感悟写成科普著作,以偿还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愿望。
当然写书客观上有困难,然而出于我们对土壤学的感情,并拥有一定原始素材、谙熟土壤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积累,就着手写作。
二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和机遇。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土壤过度索取,造成生态失衡,人地关系尖锐。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人们意识到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人土共存共荣天人合一的大环境,地球上的生命才可持续。
土壤科学研究不能再仅以土壤作为一个实验样品,而应加强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既重现自然条件又考虑经济社会条件,还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践,这是当下国际土壤学发展的趋势和理念。
没想到在本书快定稿时,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得知2015年“国际土壤年”、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等信息,写这本书与这几件大事契合,真是机缘巧合。
写作过程
写《寂静的土壤》是颇具挑战性的。作为土壤科学工作者,我们常写论著,但涉足科普书写作仍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本书定位把土壤学与多元视野中的人文历史联系,导致内容和时间跨度大,涉及土壤科学与相关的自然界进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土壤农耕生产孕育出来的土壤文化和文学作品等领域,资料收集工作量很大,还要耐得住寂寞,潜心进行阅读研究才能写作。
二是把大部分零星、片段的资料和史实的碎片粘合、拼接起来真是千头万绪。我们曾经试验过几种写法,最后琢磨出一个基础性框架:土壤的前世今生、土壤学的历史文化和我们的土壤梦三个方面。用两条脉络来贯穿全书,主线是人类与土壤资源的关系,副线是土壤学发展史和土壤文化。
三是数据的去伪存真,涉及其他学科问题如何拿捏分寸,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慎用统计数据,只用能紧扣土壤的别学科资料,自已不熟悉者少谈。
四是科普书中照片的清晰秀美是决定该书成败的关键。原来电子版上的照片看来还可以,但离出版要求还有距离。后来经双方努力,对照片进行修正加工,情况有了改进。
在这次写书过程中,我们觉得如果没有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或者说没有反复的梳理和修改,就没有这本书。
主要内容
1. 土壤学应有更大的作为 土壤学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成土因素变化的历史自然体。
应该用发生学的观点、生态学的观点和系统论的观点研究土壤,并联系当前的社会实践,土壤学才能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土壤学未来的成功,不仅是依靠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依赖土壤基本概念的拓展和应用模式的改变。
2. 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
历史证明,施肥是农业增产不可或缺的措施。当前我国化肥用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形成过度依赖化肥的局面。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控制化肥用量、改进施肥方法;不同肥料的合理配合;有机肥-无机肥配合使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新型肥料研发等关键举措。
3. 巩固自己的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潜力 。
当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下。这些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在不断增加,2014年1亿吨,未来进口总量的目标是2亿吨,而全球谷物贸易总量在2.5亿吨左右。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说明粮食生产潜力和能力都在下降,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
有学者提出靠国外投资发展农业,以此来挑战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战略物资。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因此,集约、节约用地、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提升粮食生产潜力,巩固自己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是当务之急,奢谈改变严守红线是没有战略眼光的。
4. 整治土壤污染,确保粮食安全 。
2014年两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具体表现在土壤污染范围在扩大,土壤污染物种类在增加,出现复合和混合型污染物。
吸收日本和美国环境事件的教训,应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环境的整治:一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标准。二是加强土壤环境污染与修复机理的研究。三是改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四是加强土壤环境法制建设。
5. 保护土壤,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系统。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与西方国家不同,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路。但由于工业发展速度滞后,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尤其是全国各地政府普遍采用“以耕地换增长”的模式,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城镇率达53.7%左右,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为此,首先是要守住耕地的数量,其次是维护耕地的质量,而最重要的是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
做法是结合实际情况,注意留住城市现有的山水脉络,历史、人文资源,使城市融入大自然;统筹城乡发展,用以工促农的方式引导城市向农村流动,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环境质量,使农村人能与城市人享受同等的社会服务;走绿色城镇化道路,根据当地的地形、景观和土壤特点增加绿地,种植各种树木花草。即使在路面,也可借助多孔砖让肥、水进入土壤。还要充分利用水面,保护湿地,使之变成“海绵”一样的城镇,化解内涝积水和地下水位下降。
爱我土壤
长久以来,人们都误以为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实际上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首先,应让社会公众了解“千年龟万年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在土壤形成的长河中,人生是如此短暂,也许人们一辈子也看不到一个剖面甚至1厘米土壤的形成。
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建立在土壤、水与空气三重因素的基础之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土壤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因为它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其次,促进大家了解土壤与人类的依存关系。美国一个印第安酋长说得好,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人类所做的一切,也影响到人类本身。
一些人曾不顾一切地企图征服自然,提出“人定胜天”,破坏物竞天择的原则,使土壤侵蚀、环境污染的后果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对土壤要取之有度,铭记前车之鉴。
第三,关爱土壤母亲,爱国护土人人有责。祖国-Mother-land,就是母亲+大地,很多民族和国家的语言中土地都是用女性来表示,把它视为能生产的、能繁衍的女神。
我们祖国拥有960万km2陆地国土和300多万km2的海疆,是祖宗留下的领土。同全国人民一样,土壤工作者不仅悉心培育和管理土壤,而且积极参与爱国护土活动。
古语云“万物土中生,黄土贵如金”,人可以没有金子,却不可没有土地,我们不应“挥金如土”而应“惜土如金”。
第四,爱土意识从教育和科普做起。把一些神话故事和名人的诗句、格言写进课本里,把土壤科普教育从娃娃抓起,深化大学土壤系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把西雅图给总统的公开信和《联合国土壤宣言》在社会上广为宣传;发行土壤邮票;建立土壤博物馆;开展“世界土壤日”和“国际土壤年”活动等。
初获好评
同行怎样看这本书呢?初步从审过书稿和接触过本书的专家学者们反馈的信息来看,评价还不错。有的说本书全景式论述土壤起源演化和社会发展历史的沧桑巨变,材料丰富、挖掘深刻,结构严谨、叙事生动,富有哲理、又很实际,把土壤写活了。
有的说本书内容新颖,既有土壤学家的视野,又有浓郁的生活和文学气息,更有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一本难得的科普书。
还有的说作者热爱土壤和祖国大地,满怀激情赞颂土壤,为土壤母亲请命发声,为化解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建言献策,对传播土壤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近期文章推荐,回复以下数字获取:
“429 ” 从环境危机到社会危机
“430 ” 全球土壤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意大利专家《自然》撰文呼吁防止全球土壤侵蚀与退化
“431 ” 中国土壤污染治理急务
“432 ” 【 温故知新】重霾地区的蔬菜叶更吃“金”
“433 ” 中国的水—土问题与农业转型
“434” 联合国发布《世界土壤资源状况》,土壤功能面临十大威胁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