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不少人都认为,在十八世纪左右,西欧发展工业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远超农耕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社会。
对此伊懋可持相反观点。当时中国的森林面积比欧洲少,作物种植的农田面积比欧洲密集得多,由于人口太多,农田的休耕和轮耕没有可能。
今天的学者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迈入现代,生态环境变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某些阶段,甚至还扮演重要的角色。
英国著名学者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即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历史提供了多维的视角。
伊懋可1938年生于英国,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出版的主要著作除了本书之外,还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等。
他的学术生涯中,有着浓郁的中国历史情结。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领域,这使他在撰写《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时左右呼应、水到渠成。
本书英文版于2004年初版,一经问世,就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
全书叙述了中国四千年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关系。
第一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变迁史的全景图。
第二部分以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对中国环境史进行局部和细节的叙述,具有浓厚的经济社会史色彩。
第三部分则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生态观念、情感、知识和“天人感应”思想,为中国环境史研究提供另类视角。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这个书名,有着深刻的寓意。
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有成群的大象生存繁衍。而体形肥硕的大象,对生存环境尤为挑剔。
这至少表明,古代黄河流域水草肥美、植物繁茂、气候温润。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冷导致大象难以适应严寒,一路朝南迁徙,直至退居云贵高原。
但伊懋可经过分析,认为这不是唯一原因。
人象之间的长期矛盾冲突,才是大象退却的关键要素。古人为了扩大农田面积而肆意砍伐森林,这使得大象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另外,为了战争和交通的需要,古人为所欲为地围捕大象,甚至还从大象身上活生生地摘割象牙和象鼻获利。
有人也许会问,中国古代不是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吗?其实,这只是圣贤们的一种美好愿景,对于统治者和平民而言,这个理念显得软弱无力。
古人为什么要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伊懋可认为,当人口增长后,取暖、煮饭和冶炼所需的树木燃料也随之增加。而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造房、造船、修桥等所需木材更是快速增长。
大象的退却,其实只是环境变迁的一个缩影。伊懋可真正的用意是通过大象的迁徙影射整个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走向。
他认为,中国人认识环境是一回事,改变环境是另一回事。文人墨客笔下对自然山水的赞美,无法转化为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行动,因为文人的环境观对平民而言毫无影响力。
伊懋可作为西方学者,在解读中国环境史时,不可避免地进行中西比较。在探索中国古代环境变迁时,他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探究中国为什么没有步入西欧的工业化道路。
不少人都认为,在十八世纪左右,西欧发展工业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远超农耕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社会。
对此伊懋可持相反观点。当时中国的森林面积比欧洲少,作物种植的农田面积比欧洲密集得多,由于人口太多,农田的休耕和轮耕没有可能。大量土地被开垦成农田,而农田需要不断地施以肥料,长此以往就会使土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可抵挡的生态环境破坏。
当然,这种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其实不只是在古代,即便是今天,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难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近期文章推荐:
回复0327可读:土壤如何影响经济——澳大利亚的例子
回复0326可读:第五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公布,环保部专家撰文阐述有机农业内涵
回复0325可读:那些气候、生活、文明的秘密,土壤能告诉你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