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部正在推动土豆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粮以及土豆食谱的推广,这个行动乍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并让人吃惊。
自从17世纪土豆被葡萄牙商人引入中国以来,在至少400多年的时间里就一直是中国人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米、小麦和玉米之类的谷物仍然是中国家庭摄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不过,将土豆作为主食来推广可以有助于实现中央政府保障重要的淀粉类食品自给自足和加强粮食安全的目标。
几十年来,粮食类作物自给自足一直都几十年来,粮食类作物自给自足一直都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但在人口增长和膳食结构变化的驱动下,近年来国内粮食产量已经跟不上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2013年12月中国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义,政府意识到,在维持高自给率的同时,还要节制进口。
但是,这个目标似乎越来越难以达到。去年,尽管中国实现了连续11年的粮食大丰收,但仍然进口了7000万吨大豆和2500万吨谷物,同比增长22%。在中国千方百计争取提高主粮自给水平的当口,把土豆也作为主食似乎是一条“捷径。”
中国的谷物需求很快就超过了产量,并且由于耕地短缺,已经没有什么增产空间。与此不同,中国土豆生产的前景看起来要光明得多。
中国是世界第十大土豆出口国,目前土豆供大于求;其单位面积土地的土豆产量要比谷物大得多。根据2012年的官方统计数字,中国每公顷土豆的平均产量为27.2吨,远远高于谷物的6.8吨。
至关重要的是,由于土豆所包含的能量要比谷物多得多,同样面积土地所生产的土豆能比其他作物养活更多的人。
2013年中国的土豆产量约为9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生产国,但其产出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不用增加种植面积,中国土豆就能有足够的增产空间。
加强中国的粮食安全
除了确保粮食安全,更多食用土豆还能提高中国农业的长期可持续性。由于集约农业以及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日益加剧的水污染。
根据官方报告,中国已经有四成的耕地能力退化。尽管政府承诺每年要用“数百亿元”来治理受到严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恢复过度开采的地下蓄水层,但从湖南大米高镉含量之类的数据可以看出,现有谷物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现有国内谷物产量并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把土豆作为主粮让中国可以不用再在中到重度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其他粮食作物,退化土地的交替休耕或轮作也成为可能。
土豆的主粮化也会有助于校正农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南北失衡。几百年来气候宜人、水量充足的南方一直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所在,但如今这个重心正不断向干热的北方转移,所以必须耗资800亿美元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由于土豆种植用水较少,对灌溉的依赖性就低得多。
中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土豆的最低需水量(即所需降水量)只有350毫米,而稻子和小麦则分别是500毫米和450毫米。
因此,对于年降水量就在350毫米左右的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来说,土豆正是理想的旱作物。政府计划将土豆种植面积从目前的500万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1000万公顷。
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的话,将有助于减少目前占中国总用水需求7成左右的农业淡水需求。
种植土豆的收益率也比种植谷物高得多。2012年,中国每公顷土豆的净利润接近15000元,而谷物的净利只有2500元左右。此外,土豆生产的劳动密集度也比谷物高出两倍,从而可以为穷困的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中国人未来吃什么?
尽管把土豆作为主粮将大大增强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变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膳食喜好和习惯。
土豆在中国某些地区已经成为膳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其大规模推广则需要把那些以面条和馒头(材料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为主食的人们的饮食结构变成以土豆制品为主。
中国把大米、小麦和玉米当作战略性商品,认为其太过重要,不能由市场支配。因此,中国的谷物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进出口都是由国家直接管控。
这样一来,把土豆作为主粮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政府也会对土豆产业进行直接控制吗?作为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中国的决策必然会对地区和全球土豆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来源:中外对话(www.chinadialogue.org.cn)
近期文章推荐:
回复0116可读:看得见鹳鸟的土地才能长出最好吃的大米——日本人饭桌之外的智慧
回复0114可读:你所不知的隐性饥饿
回复0113可读:一线城市可有一流餐桌,北上广“菜篮子”大起底
回复0107可读:健康土壤是什么样的?看看联合国粮农组织是怎么说的
回复0105可读:中国农业研究,为全世界农业发展提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