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厄瓜多尔的热带高原地区。公元16世纪入欧洲作为观赏栽培,17世纪才开始食用。17--18世纪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番茄栽培面积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
番茄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达1.5米深,分布范围直径达1.0--1.3米,主要根群分布在30厘米深的土壤中。根系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一面生长,一面分枝。栽培种采用育苗移栽,伤主根,促进侧根发育,侧根、须根多,苗壮。地上部茎叶生长发育旺盛,根系分枝能力强。因此,过度整枝或摘心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茎多半直立,需搭架栽培。腋芽萌发能力极强,可以发生多级侧枝。为减少养分消耗和便于通风透光,应该及时整枝打杈,形成一定的株型。茎节上容易发生不定根,可以通过培土、深栽,促其发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还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扦插繁殖。
番茄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在适宜条件下需要7--9天。番茄种子小,营养物质少,发芽后很快被利用完,因此幼苗出土后需要保证养分供应。幼苗期是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第一花序现蕾。此期又可以细分为2个阶段: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幼苗2--3片真叶为营养生长阶段,需要25--30天。此期间根系生长快,形成大量侧根。此后进入花芽分化阶段。此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要适宜的水肥条件,开花着果期是从第一花絮现蕾到坐果。这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钙时期正处在大苗定植后的初期阶段,直接关系到早期产量的形成。开花前后对温度、水分、肥料等环境条件反应比较敏感,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都不利于花器官的正常发育,容易产生落花落果或出现畸形果。结果期是从第一花序坐果到采收结束。无限生长型的番茄,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结果期可无限延长,该阶段的特点是秧果同步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始终存在,既要防止营养生长过盛而造成疯秧,又要防止生殖生长过旺而坠秧。主要是要调节秧果的平衡点等。单个果实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坐果期,从开花到花后4--5天,子房受精后,果实膨大很慢,生长调节剂处理可缩短这一时期,直接进入膨大期。二是果实膨大期,花后4-5天到30天左右,果实迅速膨大,是水分、养分供应的关键时期。三是定个及转色期,花后30天至果实成熟。这时果实膨大迅速减慢,花后40--50天,果实开始着色,以后果实几乎不再膨大,主要是进行果实内部物质的转化。
番茄是喜温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喜欢充足阳光;属于半耐旱蔬菜作物,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在较低的空气湿度下生长发育良好。空气湿度过高,不进阻碍正常授粉,还容易引起病害。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培,容易获得高产。适合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生长。番茄结果期长,必须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生育前期需要较多的氮、适量的磷和少量的钾,后期需要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尤其是钾肥能改善果实品质,此外,番茄对钙的吸收较多,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如果缺钙,则容易产生番茄果实的脐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