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秋栽培技术
1.栽培目标 在草莓周年供应中,通过选用各种优良品种、促进花芽分化和解除休眠的促成、半促成栽培,可以满足12月至翌年6月份的市场供应,但是7~11月供应难度较大。为此很多草莓生产国开展了草莓夏、秋栽培,以解决草莓的夏季淡季生产问题。
2.栽培技术
(1)四季草莓栽培 利用四季型品种进行夏秋栽培。
秋植:前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定植,晚春至初夏(5月下旬)开始收获。
春植:前年10月采苗,冷藏库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开始收获。
初夏植:当年春采苗,初夏定植,秋收获。
种子繁殖:早春播种,春定植,初夏开始收获。
(2)一季性品种栽培 在夏季气候冷凉的地区,采取短日处理等成化诱导技术进行生产。
①短日处理型。自发休眠后的2~3月上旬母株保温,促进匍匐茎早发;5~6月育苗,在较高纬度的寒冷地区,七月定植,利用自然低温气候,采取拱棚及遮光率100%的材料进行日长为八小时的短日处理,促进其花芽分化。处理的时间一般定在7~8月上旬,日最高气温达到28℃左右和日最低气温在19℃为妥。
②越年株利用型。前年秋直径为12厘米的苗进行营养钵育苗,室外简易设施内越冬;2月上旬,将苗移入温室内,摘除枯叶等,约两个月后新叶长出6片时,将苗置于室外,利用春季自然条件成花诱导,花芽分化确认后避雨棚中定植生产。
(3)抑制(延后)栽培 草莓抑制(延后)栽培是指将冬季处于休眠期的草莓子株苗放入一定的低温条件,如—2~2℃冷库或低温环境中,使其处于被迫休眠的状态,并经过一定时间后定植在田间,使其达到7~10月份生产草莓鲜果的目的的一种草莓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的产生真正实现了草莓周年性鲜果供应,与四季性草莓比较,产量相对较高,且采果期长。需要说明的是抑制栽培产量不稳定。
抑制栽培的草莓成活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一般长出3~4片新叶后,及时去掉老叶、黄叶和病叶,同时要做好防治灰霉病的工作。由于草莓苗需要一个较长的冷藏时间,因此,用于抑制栽培的草莓苗一定要粗壮,最好是选用假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