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中,叶脉常出现变黑、变黄、变绿的问题。
蔬菜叶脉变黑,常见于豆科蔬菜和苋菜等蔬菜的炭疽病。特点是叶反面的叶脉变为黑色。防治蔬菜这种病可喷用25%的咪鲜胺3000倍或25%的溴菌清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混加甲基硫菌灵600倍。叶脉变黑也可发生于细菌性病害,细菌性叶枯病在后期常导致蔬菜叶脉变黑。不少软腐病可沿着叶脉扩展使叶脉变为黑褐色,防治药物是铜制剂和链霉素,如可用春雷氧氯铜600倍或链霉素3000倍喷雾防治。
叶脉变黄可由四种因素造成,一是锰过剩,常见于菜地土壤酸化;二是喷用含锰药物;三是蔬菜叶片受到肥害、气害时发生;四是病毒性花叶病所致。
锰过剩比较多的是由于在茄子等蔬菜上喷用代森锰锌而引发,中下部叶片严重,由叶脉变黄进而引起叶片变黄和脱落,使蔬菜产量大减。喷用含代森锰锌的杀毒矾、雷多米尔、克露、大生等浓度高时也会发生。因大生中的代森锰锌为络合物,而国产的为混合物,所以国产的引发黄叶严重而多见,进口药喷用后引发叶脉变黄较轻些。群众对代森锰锌导致的茄子黄叶已总结为“喷一遍叶无光,喷二遍叶变黄,喷三遍遭了殃。”解决办法是茄子上(或其它蔬菜)停用代森锰锌,改以杀菌剂百菌清为主。叶面用5406细胞分裂素喷洒,对症治疗防叶子黄落。如果是土壤酸化引发锰过剩使叶脉变黄的,可施石灰,约每亩每年用石灰100公斤,改变土壤酸性,解决锰过剩的问题。
病毒性花叶的叶脉变黄,多在小叶脉上发生,形成有规律的花纹,不烂不干是特点,防治可喷用宁南霉素300倍液混病毒A500倍液。
瓜类及茄果类、豆类蔬菜有的出现了细小的叶脉上有黄点,细叶脉变黄,这多是细菌性叶枯病所致,特点是不但细小的叶脉变黄而且枯干而死,对这种细菌病应喷洒铜制剂或链霉素、春雷霉素防治。
叶脉变绿往往是伴随着叶片变黄,可由土壤盐碱偏重,土壤缺铁或土壤黏重透气性不良和浇水过量三种原因而引发。
在土壤酸性较重的地方。土壤中铁元素流失严重会引发缺素性黄叶,而叶脉是绿的。在土壤黏重、透气性不良的地方农作物及蔬菜也常因毛细根发育不良使吸收铁的能力下降,导致缺铁性黄叶,浇水或降雨后,使土壤透气性进一步恶化,则发生格外严重。大棚蔬菜浇水量大,水温太低时也常引发叶黄而叶子的叶脉仍为绿色。上述叶黄而叶脉绿的情况都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变土壤酸性用石灰,改良黏土可掺沙及增施有机肥;水大黄叶要改为隔行浇水,减少用水量,严寒时力求缓浇水,并且浇水后要注意当天和第二天提高棚温,避免地温太低。
在土壤含盐量高或盐碱地上因土壤中的盐碱使铁被固定,由可溶状态变为不溶状态,(即由二价铁变为三价铁)而使蔬菜缺铁,进而使嫩叶变黄,通常是叶脉间变黄,而叶脉本身仍为绿色,这是铁缺乏的典型症状,属生理病害。防治须从改良盐碱地做起,可以“蓄淡压碱”、“引水洗盐”、“挖沟控卤”、“抽取地下盐碱水使盐随水走”。及对较轻的盐碱地进行地面覆盖,减少地面蒸发,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及种植抗盐碱蔬菜作物来减轻盐碱影响,也应配合叶面喷用既含铁又含锌的叶肥,使叶片转绿。叶子黄的问题解决了,叶脉也就变得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