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害防治
一,病毒病
草莓侵染单一病毒,往往症状不明显而难以看出,当被复合侵染后,主要表现为长势衰弱、退化,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小型化、无光泽、失绿变黄、邹缩、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果形小、产量低。
1.防治要点
消灭蚜虫断传 去叶不用手指掐 如想根除病毒病 脱毒组培来当家
2.具体措施
a,应用草莓脱毒苗,这是防除草莓主要病毒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同时,在培养生产苗及从事草莓生产时,应尽可能在没有种植过草莓的地块进行。
b,进行无土栽培,或在草莓定值前利用溴甲烷罐装品熏蒸,或密封后利用太阳能高温对土壤进行眼科的消毒。
c,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喜满地专家建议:做好对蚜虫的防治可以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另外,合理种植密度,在田间作业时,尽量较少机械损伤,在去除病、虫叶和老叶时,不能用手直接掐除,应贴近叶柄基部轻轻摘除。
二,灰霉病
灰霉病可危害果实、花器、果柄、叶柄和叶片等,但主要危害果实。草莓果实受害时,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水渍状或油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为暗色,稍凹陷,组织软化腐败,香味消失,密生灰色霉状物,未成熟的果实,可以呈现干腐状态。花器受害,先在花瓣、花萼处产生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后呈褐色,重者引起花器腐烂,轻者形成小僵果。果柄、叶柄受害,初期稍变色,呈现暗褐色长形病斑,后期产生稀疏略显轮纹,湿润条件下叶背面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
1.防治要点:
农业防治很关键 合理密植少施氮 降低湿度是首条 果叶受伤应避免
2.具体措施
a,在利用大棚或温室促成栽培时,注意适时放风换气,注意合理的种植密度,晚期控制追肥,防止植株生长过旺、徒长;使用无滴膜,及时揭棚放风降湿;减少机械或人为对植株叶片或果实的伤害;及时去除病叶,控制氮肥使用量。
b,及时去老、病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销毁,喜满地提醒您:在田间作业时,尽量减少对果实表面的伤害,对成熟果实要做到及时采收。
c,草莓近成熟期时,可以使用百菌清和速克灵烟熏剂,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做到及时通风。
d,化学防治,在现蕾及开花前,或者发病初期,可以喷施以下农药进行预防或防治:施加乐(嘧霉胺)、阿米西达(醚菌酯)、速克灵、百菌清、世高、抑霉唑(戴唑霉)、乙霉威等。
三,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可以危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树。叶片受害时,嫩叶首先受害,侵染初期在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受害严重时,叶片正、北面产生白粉状霉状物,叶片向上反卷,叶质变脆,最后导致病叶枯死,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幼果受侵染后,果面出现紫红色斑点,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光泽减退并硬化,幼果停止发育,不膨大,市区商品价值;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
1.防治要点
品种要选好,抗病第一条 清楚病叶果,方法很重要 增施有机肥,少用化学氮
植株不徒长,墙体增抵抗 及时揭棚膜,通风又透光 忽干又忽湿,切忌不能要
湿度保持好,紧紧要记牢 最低保护线,只能用农药
2.具体措施
a,选用抗白粉病较好的优良草莓品种,如明宝、雪蜜等。
b,喜满地专家建议您: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忌出现忽干忽湿的草莓生产环境;及时去除病叶、病果,控制氮肥使用量。
c,大棚及温室要适时放风,控制棚内湿度,灌水不要过量。
d,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e,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通常采用的药剂有:氟硅唑、乙嘧酚、粉锈宁(三唑酮)、福美双、腈菌唑、烯唑醇、戊唑醇、醚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