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农资之友”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根灌技术在蔬菜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蔬菜是高耗水作物,传统畦灌、沟灌等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营造了高湿的棚室环境,增加病虫害发生机率,导致用药数量和次数逐年增加,对蔬菜产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推广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是解决短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本增效、提质增收的有效举措。根灌与滴灌相比,可再节水30%~50%,节肥10%~20%,设施投入仅为滴灌的5%一25%。还可以充分利用有机肥垃圾。变废为宝。根灌既可以防止氮肥淋溶损失,又可防止造成土壤污染,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包根有机质腐烂后,还能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增强抗逆性。大棚番茄根灌种植与滴灌种植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根灌技术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根灌区比滴灌对照区增20%,平均产值增加36.4%,净收入增加42.7%,产投比为10:1左右,节水效果显著节水率达67.3%,还可降低空气湿度l0%左右。棚室蔬菜根灌总体净收入可增加20%以上,产投比为4:1以上,是值得推广的高效节水模式。
1.1 滴灌技术
该技术是将水加压、过滤,通过低压管道送达滴头,以点滴方式滴入蔬菜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滴灌用水仅为地面灌溉的1/3、喷灌的1/2,较沟灌平均省肥40% 。滴灌投资大,技术含量高。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由于作物根系生长的向水性,滴头容易被水中的杂质、污物堵塞,因此,滴灌用水需进行净化处理。
1、蔬菜节水灌溉方法
1.2 膜下暗灌技术
该技术是蔬菜定植后,在两小行之间的沟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做成灌水沟,在膜下沟中进行灌溉。投资成本最少,约750元,Il㎡。膜下暗灌技术比传统的畦灌节水50%60% ,比不覆膜沟灌节水40%左右。由于成本较低,目前在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的较为普遍。
1.3 膜下微灌
膜下微灌一般由微型首部、输水管道和灌溉器3个部分组成。该技术用很小的微喷头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或喷洒到地膜下流到土壤表面,在灌溉的同时,把肥料加入微灌系统,可实现肥水同灌,比大水漫灌节水50%以上,增产3O%以上。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就是膜下微灌技术。
1.4 喷灌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动力机、水泵、管道等专门的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力水送到喷灌地段,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后均匀地喷洒在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主要应用在大田蔬菜种植上,在多风或干旱季节水分损失较大,且投资大。
2、大棚蔬菜根灌节水技术
由于根灌剂及吸附物质对水、肥料、农药的吸附与缓慢释放作用,抑制了灌溉水和降水在土壤中的蒸发与下渗,可有效地起到节水、节肥和改善土壤环境的良好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1 包根区的设置
大棚蔬菜的包根区可四周全部开挖设置,也可均匀按经济传导距离设计。针对当前棚室设计结构,采取南北走向条形双侧包根模式,宽窄行垄、沟相间组合,垄宽80~2500px,沟宽30 cm,深20~25 cm,可用小型机械犁耕开沟。
2.2 经济型包根材料的制备与填充
用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畜禽栏粪草作基础料,加入包根专用CO:长效颗粒肥0.4kg/m³、团粒结构促进剂0.05kg/m³、同时加入过磷酸钙5k/m³硫酸钾3kg/m³将其混匀腐熟待用,然后再在基础料中配吸水保水剂lkg/m ,用深井水或渠水浸泡约l2h,基础料与水体积比为1:200,使其充分发胀成水凝胶,将其在根灌沟底铺l~2cm厚,上面再铺腐熟混匀基础料和配料5~10cm,施用量为22.5~30.0t/h㎡,接着铺压缓冲物质(麦秸、稻草或玉米秸秆)10cm左右,秸秆首尾相接,高度略超过地平面,浇透水。
2.3 预留根灌孔
用去底、去口的塑料饮料瓶代替根灌孔护套,塑料瓶直径6—10cm,将其垂直插在根灌沟中央,每隔1.0~1.5m插1个,以离根灌沟头尾边距60—100cm为宜。塑料瓶小头朝下并插入秸秆内约5cm,回填后要比地平面略高,埋土要低于塑料瓶的上口 。
3、根灌节水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3.1 种苗移栽
瓜果类蔬菜可采取大小行、宽窄垄的种植模式。行距50~60 cm,株距3O~35 cm,定苗4.5万一6.O万株,ll㎡,在根灌沟两侧,离根灌沟5~10 cln处移栽种苗。移栽前用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蘸根,移栽后浇定根水。用水量约37.5 m³/h㎡。
3.2 水肥管理
移栽缓苗后,立即通过根灌孔浇水,用水量75 m³/h㎡,以后每周经根灌孔浇水1次。每次用水量约45 m³/h㎡。7~10 d后,管理同常规栽培。所有水、肥、农药均应通过根灌孔灌施入地下根灌区内,以速效水溶肥为主,可配以沼液,化肥、农药的总浓度控制在0.4% ,如叶子暂时性萎蔫,应浇1次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