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农资之友”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根灌节水技术在枣树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新疆三十三团枣园面积0.17 多万公顷, 灌溉方式全部采用地表滴灌。但是由于三十三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位于塔里木河下游,天气干旱少雨,水蒸发强,地表滴灌存在严重的水分流失。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试验采用根灌技术,通过将“根灌滴头”直接引灌到一定深度的土壤中,从而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损失和养分挥发,以期能够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灌水效率。
本试验采用根灌技术,通过“根灌滴头”直接引灌到一定深度的土壤中,以此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根灌技术较滴灌技术更加节水,能够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灌水效率。从枣树的生长情况即株高、茎粗、二次枝、主根长度等方面来看,根灌在40 cm 深度时,水分利用率最高。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距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所辖乌鲁克镇东南方位8 km 处的红枣生态经济林内, 试验面积3.73 hm2,株行距1.5 m × 0.4 m。该枣林于2009 年定植,2010 年嫁接,品种以骏枣为主,采用滴灌带进行灌溉。试验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光照多,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44.6 mm,年平均蒸发量2 378.4 mm,年日照时数2 975.7 h,年平均气温10.8℃,年平均湿度50%,年平均无霜期175 d,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14m/s。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 个灌水处理, 即处理1 灌水量为210 m³/亩;处理2 灌水量为315m³/亩;处理3灌水量为350³/亩,每个处理对应的滴灌对照滴水量分别为210m³/亩、315m³/亩和350m³/亩。处理1、2、3 均设有25 cm、30 cm、35 cm、40 cm 4 个灌水深度。
1.3 调查方法
采用定株挂牌法,分别在生长期、采收期进行调查,观察植株生长势、根系生长情况;测定各处理灌前灌后的土壤含水量(于滴水3 d 后取距红枣根茎部20 cm 处、树行中间地表及20 cm、30 cm、40 cm、50 cm、60 cm、80 cm 处土壤),与滴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合本地区红枣适宜的根灌深度及灌水量。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 可见, 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株高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 时,增加量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0.44 cm;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百叶重较对照也都有所增加, 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 时,增重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7.3 g;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茎粗较对照都有所增加, 处理1根灌深度40 cm 时,茎粗增加最为明显,较对照增粗0.05 cm;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二次枝长度及茎粗较对照都有所增加,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 时,较对照二次枝长度增加0.5 cm,茎粗增加0.023 cm。
从表2 可以看出, 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主根长度较对照均有所增加, 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时,主根长度较对照增加5.6 cm;各处理根灌不同深度的产量较对照也都有所增加, 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 时增产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148 kg/亩;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较对照高, 处理1 根灌深度为40 cm 时的土壤含水量增加最为明显。
3、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从枣树的生长势即株高、茎粗、二次枝等方面进行比较,根灌在40 cm 深度时,水的利用率最高。在各处理中,处理1根灌深度在1000px、灌水总量210m³/亩时, 土壤不同深度的含水量、主根长度、树体生长势及单产与处理2、处理3根灌在1000px深度、灌水总量在280m³/亩及350m³/亩时的各项指标相近。但从节水灌溉方面分析,处理1根灌深度在40 cm、灌水总量为210m³/亩时最经济,较处理2、处理3节水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