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高效节水根灌栽培新技术连载(九)
2014-04-18   来源:新农资360网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农资之友”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一、气态水对荒漠植物生存有重要意义

根灌系统每次灌溉时,所有根灌管均会留下将近半管的水,这是保存右达到最高温,表土温度也随之上升。但由于土温的滞后现象,通常要在下午2~4时才达到最高温度。在白天,土表温度比底层温度高,因此根灌管中的水会慢慢蒸发变成土壤中的气态水(见图4)。


在植物根区的“小水库”,在两次灌溉之间的时段里,这些水会慢慢蒸发。水在常温下变成水蒸气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因此土壤温度是使根灌管中的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主要条件。土壤温度变化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因为土壤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在温带地区太辐射使气温从早晨开始上升,到下午2时土壤中保持的液态水可以变为气态水,气态水也可以凝结为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处于动态的互相平衡之中。温度梯度是水汽运动的主要推动力,土壤中的水汽运动总是由水汽压高处向水汽压低处、由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扩散。当水气由暖向冷处扩散,遇冷时便可凝结成液态水,这就是水汽的凝结。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内部的水汽移动对于土壤给作物供水的作用很小,一般可以不加考虑,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内部的水汽移动却很重要。


在盛夏,我们曾对极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测过表土75px处的温度,从早晨9点(北京时间)到下午4点,每小时升温2~9℃,最大值出现在下午4点左右,从下午4点到晚上2点,每小时降温约2~9℃。因为白天土壤表层所有水分几乎被晒干,夜间又急速降温,底土温度高于表土,所以水汽由底土向表土移动,遇冷便凝结,使白天晒干的表土又恢复潮湿,这对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植物需水有很关键的补给作用,如图4所示,管道内始终保有适量的液态水,具备了气态供水的条件,它能帮助荒漠植物在两次灌溉之间仍能在极低的水分条件下生存。


二、通过地下管道输入空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根灌系统在必要时可以输入空气,输入空气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1)可以改善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试验证明,用C02处理根部,可使幼苗的吸水量降低;如通入空气,则吸水量增加。土壤通气不良之所以使根系吸水量减少,是因为土壤缺02和C02浓度过高,短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影响根压,进而阻碍吸水;时间较长,就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酒精,根系中毒受伤,吸水更少。此外,根部吸收矿物质与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土壤通气状况直接影响根吸收矿物质,在一定范围内,氧气供应越好,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就越好,特别是P与Fe。土壤通气良好,除了增加氧气外,还有减少C02的作用。C02过多,必然抑制呼吸,影响盐类吸收和其他生理过程,继而阻碍了根系的发展。在新疆策勒沙漠实验地,埋管的深度为45--一1250px,初种的幼树根系向下生长,直达并越过根灌管向深土层继续发展,在8个月内,根系向下延伸了2000px以上,幼树成活率达N99%,长势良好且均匀,充分体现出根灌系统导入氧气的效果。


(2)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是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良好生境。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能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发展,加速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分解过程的最终残余称为腐殖质,这是供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空气和水量是决定土壤内微生物活动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当水分增加时,可作为游离水填充在土壤团粒结构的空隙中,使土壤空隙中没有可自由流动的空气,水中仅存在少量溶解氧。这些氧会因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很快耗尽,由此形成不利于好氧微生物活动的厌氧环境。因此为促进和保证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必要时可通过启闭阀门和管帽,输入空气使土壤中所含水量和空气量能保持适当的比例。


(3)有助于推行保护性耕作,大大减少土地翻耕的成本


通过根灌系统输入水、肥和空气,可以调节作物根区土壤水、肥、气、热的变化,使作物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下生长,这为推行保护性耕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不但减少了土地翻耕的成本,而且能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肥料损失;稳定耕作层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旱地农区能有效防止农田扬沙,减少沙尘暴危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436-1.html

标签:连载 新技术 高效

上一篇: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污染防治连载(九)
下一篇:优质花生配套生产技术连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