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优质花生配套生产技术连载(十)
2014-04-24   来源:新农资360网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喜满地肥业”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花生青枯病


1、发生症状


花生青枯病又叫“死头”、“死藤”、“花生瘟”等,是细菌性病害。 为害花生的维管束,在短期内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花生青枯病从苗期至收获的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一般多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病,盛花期为发病盛期。病菌开始侵染根部,使根端变色软腐,维管束组织变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到植株的顶部。将病部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浑浊乳白色细菌液流出。感病植株前期表现为主茎顶梢第一、第二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病势扩展后,全株叶片自上而下失水萎蔫,叶色暗淡,但仍呈绿色。最初发病时,感病植株只在白天枯萎,晚上至早晨期间恢复。病势继续发展后则全株枯萎,不再恢复。植株从感病到枯死需7-15天,植株上的荚果、果柄显褐色湿腐状,种仁不实。


2、发病规律


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5年,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是主要的侵染来源,田间扩散主要借助于流水和工具。高温高湿是病害大发生的主导因素。


3、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防治青枯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但各品种的抗病性因地点不同表现不太一致,因此在大面积引种前应先作好试验。轮作倒茬也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发生,凡在水稻田种植花生,即实行水旱轮作,青枯病一般很少发生,发病率多在0.1%以下;由于花生青枯病的寄主范围较广,旱旱轮作时要考虑好茬口的安排,与红薯、玉米、谷子方式较为适宜,轮作周期达3年-5年。用净肥或高温发酵腐熟的堆肥和厩肥做基肥。


(2)药物防治:花生青枯病宜以预防为主:采用20%猛克菌粉剂750倍液或15%细菌噻呋胺800倍液灌根;或用72%链霉素3000倍液浸种或灌根,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植株发病后,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412-1.html

标签:连载 生产技术 配套 优质

上一篇:黄瓜微灌施肥制度
下一篇:蔬菜苗期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连载(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