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优质花生配套生产技术连载(十一)
2014-04-28   来源:新农资360网   

优质专用花生病害及安全防治技术


一,网斑病

1.症状表现 该病最在发生于花生花期,在上部叶片沿主脉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小病斑,病斑周围有明显退绿圈。到生长后期,在叶片正面产生边缘呈网纹状、不规则形褐色斑块,一般不透过叶面;在多雨季节,多产生比较大的、近圆形黑褐色斑块,直径达1-1.5厘米,叶背病斑上出现栗褐色小粒点,即病斑分省孢子器。老病斑变干燥易破裂,与叶斑病混合发生的情况下,可造成早期叶片脱落。

2.防治方法 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株、病叶,以减少翌年病害初侵染源。越冬分生袍子生活力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与其他作物合理轮作1-2年,可以减轻病害发生。花生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推广种植抗病品种能显著减轻网斑病造成的损失。

药剂防治:在病害流行初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每隔15天喷1次,供喷2-3次,能达到较好的防病效果。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施,防治效果也较好。


二,病毒病

1.症状表现 花叶病常在花生顶端嫩叶首先发病,叶色呈黄绿相间,常产生不定型大小绿色斑或黄色条纹,严重时叶片呈淡黄绿色;有的叶片表面皱缩,硬脆窄长,叶缘卷曲。花生丛枝病多在花生开花下针时出现。刚发病时,一些小叶密生成丛,茎部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蔓生型花生的病株在基部丛生小枝。病株的花期,在病害发展到后期时完全变成叶状。病株开始发生丛枝时,正常的叶片开始黄化,逐渐脱落,最后留下小叶丛生的枝条。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田留种,清除病残体和豆科杂草,杜绝病毒来源。花生种植区内除去刺槐花叶病树,拔除种传早发病苗,及时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在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水剂200-400倍液叶面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纹枯病

花生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板房和长江流域花生产区,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到30%以上。

1.症状表现 病害一般于花生生长中后期封行后再植株下部茎和叶开始发生。叶片感病后,叶尖或叶缘出现暗褐色病斑,病向内扩展,病斑相连,形成不规则状云纹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很快由底部叶片蔓延到上部叶片,下部叶片腐烂脱落。在烂叶和土壤表面上长出白色菌丝和菌核,菌核逐渐由白色变暗褐色。茎部感染形成云纹状病斑。病害通过菌丝逐渐由发病中心向四周蔓延,重病地不仅叶片腐烂脱落,且茎枝呈软腐状,易引起倒伏。收货时果柄易断,落果严重,影响产重。

2.防治方法 避免在纹枯病重的水稻田种花生,搞好花生地的排灌系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注意合理密植和合理施肥。发病初期,用3%井冈霉素800-100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408-1.html

标签:连载 十一 生产技术 配套 优质

上一篇:番茄微灌施肥制度
下一篇:黄瓜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