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曲霉病
常见的花生黄曲霉素主要有黄曲霉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素G2这4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1毒性最强,产毒量最大。花生是最容易受黄曲霉毒素侵染的作物之一,其侵染所造成的荒芜霉毒素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的健康,而且影响花生品质和外贸出口。黄曲霉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通常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花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比温带地区严重。黄曲霉菌的感染开始发生在田间,特别在花生生长后期。收获后不能及时晾晒,以及贮藏不当都可加重黄曲霉菌的感染和毒素污染。
防治方法 在花生生育后期,花生荚果发育期间保障水分供给,避免收获前干旱造成黄曲霉菌感染量大幅度增加;尽量避免结荚期和荚果充实期中耕,以免损伤荚果;把病虫害对荚果的算上降低到最低程度;收货后及时晒干荚果,把花生种子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由于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存在差异,各地应通过调查选用对黄曲霉菌侵染具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黄曲霉菌的感染。
二,花生的生理病害
花生在生长发育中,需要不断地从外加吸收大量的氮磷钾钙以及微量元素如钼硼锰铁等。据试验证明,每公顷2250-3750千克荚果的花生,需要吸收氮150-375千克,磷30-90千克,钾82.5-90千克,钙60-90千克,相当于2000-4000千克优质圈肥。由于花生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入土很深,因此我们花生生产除集中产区外,一般多不施肥料。这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也是我国花生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花生的营养缺乏症
1.氮缺乏症 荚果和叶含氮最多,荚果含氮量约站全株总量的50%以上,叶含氮量约站30%左右。
氮缺乏时,花生表现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片淡绿至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主根入土浅,侧根少,根瘤很小,开花结果率也相应地降低。
花生以生中需消耗大量氮,其主要来源是与根瘤细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在花生出苗1一个月后根瘤才开始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幼苗若将种子种的养分耗尽后就需从土壤中吸取养料,所以在苗期仍需适量施用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加速根瘤形成,为后期氮素供给打下基础。氮肥可单独用作种肥或提苗肥,也可与磷肥配合施用。此外,接种花生根瘤菌剂也是花生生产中一个必要措施。
2.磷缺乏症 磷通常以磷酸态被花生吸收。磷缺乏时,花生生长迟滞,发育不正常,叶片呈暗绿色。由于花青素的积聚,下部叶片及茎常变为紫红色。幼苗在春寒季节常表现严重缺肥现象。以后根系逐渐扩大,随着天气转暖,缺磷状况逐渐消失。
磷肥不论作为底肥、种肥或追肥施用均可,作种肥时与氮肥菌核施用效果更好。
3.钾缺乏症 钾能使植株的输导组织迅速形成和发育,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各器官运输,保持原生质充水良好和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并能抑制茎叶徒长,延长叶面寿命,增强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花生缺钾时,下部叶片边缘变黄,脉间叶肉褪绿,最后叶片坏死。坏死斑最初发生于叶缘,逐渐向内部扩展,知道叶片脱落,顶叶最后受害。不过土壤中钾的来源很多,一般缺钾的情况并不常见。近年来发现钙肥与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生长有密切关系,以钾肥与石灰或石膏配合施用常能大幅度增产;繁殖,在缺钙情况下大量施用钾肥则能降低产量。
一般花生的前茬作物种只要充分施用钾肥,花生田中即不必再施钾肥,若必须施用时,应在播前数月耕地时施于地下。因为土壤表层含钾量过高,能抑制果针和果荚对钙的吸收而降低产量和品质。若在田间发现缺钾现象时,可在根外追施氧化钾或氯化钾,施用量为3.75-7.5千克/公顷。
4.钙缺乏症 钙是花生荚壳的主要成分,能促进细胞分裂和荚壳中细胞间的粘合,同时也会使某些酶系统的特殊活动者。钙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能阻止和其他有毒化合物的累积,创造土壤微生物繁殖的适宜环境,促使多种主要元素变为可利用状态。
花生缺钙对胚芽下端维管束阻止影响很大,使一定数量的胚芽变黑,即所谓“黑胚芽”病。结实层缺钙时长形成“泡荚”,其荚果外观很大,但荚壳很厚,种仁瘦小,即所谓“大头秕”。大粒品种花生更易产生这种现象。缺钙土壤中生长的花生,烂果率也特别高。严重缺钙时,整株变黄,顶部死亡,根部器官和荚果不能形成。
钙肥以石灰和石膏为主。花生果针入土15-35天时需钙量最大,故以初花期追施钙肥最为适宜。荚果发育所需的钙是果针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故应将钙肥追施于结实区内。钙肥施量随各地区土壤的类型、酸碱度及花生品种而有差别。
5.硫缺乏症 硫作为氨基酸的重要成分存在于植物体中,因此它在蛋白质形成中非常重要。大部分硫在植物中保持硫酸盐状态。硫能刺激根瘤形成,病能保护荚果使其不易脱落。这对机械收获具有很大意义。
缺硫与缺氮的症状相似,都能引起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不过花生植株缺硫是先是从顶叶表现症状,而缺氮则先从老叶开始或全株表现症状。在花生生产中很少单独元素会比硫更显得缺乏。因许多肥料和农药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公顷施硫2.25-22.5千克即可。
6.钼缺乏症 植物需钼的数量虽然极少,但它却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钼时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呈淡黄绿色,与典型的缺氮症状相似。在氮充足的情况下倘若施用钼和石灰,花生的叶片就更显绿。石灰能提高钼的可利用能力,这在花生生产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7.硼缺乏症 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花生体内疏导组织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和代谢有重要影响。花生缺硼时植株幼茎粗短,常易破裂;叶边缘发生锈色斑点,开花减少;根粗短,根瘤很多但无固氮作用。最突出的症状是种子“空心”。现在使用硼肥已成为保证花生品质的重要措施。酸性而有机质很少的土壤中很容易缺硼。
硼的施用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肥料或杀菌剂一起施用都有同样效果。施用时期应在荚果充实期之前。施用量一般很少,每公顷施硼酸0.45千克就有显著效果。当组织中硼的水平达到80-100毫克/千克时,花生就会中毒。
8.锰缺乏症 除钼外,植株对左右微量元素的可利用性都是随着土壤pH值的增高而降低。能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更为明显。在极酸的土壤中,锰的可利用性非常高而且易发生毒害;但在强碱性土壤中,其可利用性往往降低到缺乏的程度。植株缺锰时,叶片的脉间退绿而其叶脉则保持绿色,叶片边缘发生褐斑,开花和成熟延迟,荚果发育不良。锰可以施于土壤中,也可喷在植物表面。在严重缺锰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应同时并用。以每公顷5.25-44.25千克硫酸锰进行叶面喷雾很容易消除缺锰的症状。花生植株中锰的最高限量为800-1000毫克/千克。在酸性很高的土壤中,叶片中锰积累过高,也可出现锰中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