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华北地膜覆盖主要技术模式连载(一)
2014-05-22   来源:新农资360网   

华北地膜覆盖主要技术模式-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华北地区是指长城沿线以南,淮河,秦岭和白龙江以北,黄土高原以东汾河渭河以东的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00-800mm,种植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主,是我国优质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

一.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 技术模式及要点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双垄覆盖大小行种植和单垄覆盖等行距种植模式。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选用优种。棉花可选用杂交抗虫棉,常规棉可选用“冀棉298”等品种

第二, 整地。先盖后播,随盖随播的造墒播种地块,先施足有机肥和鳞钾肥,进行犁地或旋耕。盖膜前7-10d灌水造墒,地皮发黄时及时整地。免耕的地块播前5-7d造墒,随浇水施用复合肥或涂层肥料750kg/hm²作为底肥。先播种覆盖后浇水的地块是先施肥整地,起垄。

第三, 喷施除草剂。与机播同步,在膜下喷施48%钟丁灵1500-1800ml/hm²。人工种植在盖膜前喷施,防治膜下杂草。根据需要株行距一般用幅宽为90-3000px的聚乙烯膜进行覆膜,每公顷用26-30kg/h㎡,机播时覆膜,播种,除草,施肥,压土一次完成


第四, 株行距配置。行距为棉株高度加上250px,为最佳行距,能保证预订密度。高产田密度一般为45000-52500/hm²,低产田密度为52500-67500/hm²。地膜棉1叶期到3叶期只有8-9d,一般在出现2-3片真叶时定苗较好。定苗时间延后容易形成高脚苗。弱苗要及时喷施或就浇灌沼液或云大1202%二铵,促弱苗赶壮苗。

第五, 田间管理。针对地膜棉花发苗快,蕾期易徒长,后期易早衰等特点,在蕾期管理上应注意促壮控旺,促下控上,使棉株稳长。一般不需追肥和浇水。在主茎长到3-5片真叶时,用缩节胺1.5g/hm²;7-8片真叶时,用缩节胺7.5-15g/hm²,使棉株日长量控制在现蕾期12.5px4个果枝时35px5个果枝时37.5px,达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发育。

第六, 病虫害综合防治。苗蕾期用吡虫啉,阿维菌素防治棉蚜,红蜘蛛,秋暖年份注意防治五代棉铃虫。全生育期每公顷用氟洛尼15g,兑水225kg防治棉花盲蝽象。

第七, 后期管理。一是在820日以后可将烂铃和黄铃摘除回家晾晒;二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盲蝽象的同时喷施沼液,云大120,喜满地等叶面肥,促进棉花秋桃生长。


(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地膜覆膜可使棉花播种期及苗期耕层地温提高2-4℃,播后25d0-500px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7%,氮素养分利用率提高10%以上,钾素利用率提高5.8%,磷素利用率提高25.1%。总体上,棉花早出苗4d左右,三叶期提前5d左右,早现蕾7d左右,开花,吐絮早8-9d,棉花增产225-450kg/hm²。

(三) 适应范围

华北所有地区,棉瓜,棉菜,棉薯,棉蒜等高效间作套种区域。冀中南水地,旱地。无霜期短的北部棉区,盐碱地棉田均可采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352-1.html

标签:模式 连载 技术 主要 地膜 覆盖 华北

上一篇:桃树微灌施肥制度
下一篇:绿叶类蔬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