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上灌施通过放苗孔或膜侧缝入渗来给作物供水的,实际上是把传统的浇灌作物种植区域的田地,变成直接浇灌作物。这种供水方式改善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提高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节水增产效果显著。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膜上灌较传统的地面灌溉可节水30%--50%,最高可达70%。节水原因主要是:
一,膜上灌施可控的局部灌溉,平均施水面积仅为传统沟(畦)灌溉水面积的2%--3%,其余97%--98%的面积均依靠灌水孔的旁渗浸润来进行灌溉,所以克服了灌水过程中的深层渗漏。
二,灌水时水流由膜上或膜侧推进,降低了沟(畦)田面上的糙率,促使水流推进速度加快,推进距离与实践幂函数规律,减少了深层渗漏。
三,相对于常规地面灌溉来说,膜上灌是利用地膜上的放苗孔和附加孔灌水,入膜流量和灌水定额都比较小。例如试验表明,当机井出水量为50m3时,可同时开5-10个畦灌水,灌水定额为30-40m3/亩。
四,由于覆膜作用既可以防止膜间露地的过量灌溉,又可以大大减少棵间无效蒸发,增加了土壤的保墒作用。
五,膜下土壤水在高温下汽化---凝聚---再回归土壤转变为土壤水,如此反复循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延长了灌水周期,减少了灌水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