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马铃薯的营养特性
马铃薯对钾吸收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各个生育期对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为:幼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束期分别为56%、58%和55%。可见氮、磷、钾的吸收随生育进程的发展逐渐增加。
氮素营养直接关系到叶片的生长。如果缺氮,叶面积的扩大就会受到抑制。使马铃薯不能在幼苗期和伐客气形成适当的叶面价。如果氮素过量或施用过晚,会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块茎的膨大生长。所以,在幼苗期和发棵初期供给充足的氮素,对保证块茎膨大前根茎叶的健壮生长有重要作用。
钾是淀粉酶的活化剂,所以钾营养对马铃薯的栽培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充足的钾素供应能促进淀粉的合成,对块茎的膨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马铃薯的施肥技术
马铃薯的栽培植物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别,有二作区、一作区,在北方两种制度兼而有之。
马铃薯喜须根系,其根的形成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土温适宜、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环境。一般选择疏松、肥沃、通气性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栽培马铃薯。在生产中以有机肥、全部磷肥和1/2钾肥或配合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基肥,整地前均匀撒鱼田间而深翻、起垄。
幼苗期(一般在苗出齐后)追施一次氮肥,氮肥用量为总量的1/2,在发棵初期再追施余下的氮肥,发棵期结束再施1次钾肥,这是注意不要再施氮肥,防治茎叶徒长而影响块茎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