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农药的产量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型化学农药集团都意识到天然产物特别是珍贵而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人类今后开发农药的重要来源和方向。事实上,目前全球有多个 实验室已经筛选了数千种高等植物,目前,植物源农药仅占全球农药市场的1%,最乐观地估计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园林保护农药市场中,植物源农药很可能占有20%以上的份额。植物中蕴藏着数量巨大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当今世界上有近50万种植物,只有约10%的植物经过了化学成分研究,这表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发现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约4000余种,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达2000余种;具有杀菌活性的植物约有1400余种;具有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有数百种。这些植物赖以生存的活性物质,无疑成为新农药开发的宝贵资源或成为农药开发的钥匙。
我国地域广大,地市复杂,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此,不少人在积极从事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苦腾皮素、川棟素、印棟素、烟碱、茼蒿素等已成为当今农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并以植物源农药为契机,通过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经过对结构剖析、设计和开发出新的与环境兼容性好的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方向。
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是加入WTO后,出口农副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广发农民应掌握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除了从市场上购买适用的农药外,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自行加工成制剂,用来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