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声音:农资电商前景堪忧
2015-05-29   来源:新农资360网   

点蓝字关注我们 ↑↑

关注化肥价格资讯微信公众平台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化肥价格行情,请点击标题下化肥价格资讯或直接添加帐号:huafeizx8(←长按复制) 关 注

 

声音:农资电商前景堪忧

 资行业这几年走入了发展的低谷,各种产品产能出现不同程度过剩,思变已成为从业人员共同的话题。新型肥料层出不穷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从发展模式上一直没有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根本原因是行业怎么改变都改变不了生产厂家对于流通商的依赖。2007年、2010年的两次肥料价格大起大落,对行业内的流通企业造成沉重打击,部分流通企业经营甚至陷入困难局面,即使受创较小的也成了“惊弓之鸟”。流通企业本该发挥的蓄水池功能弱化得非常严重,对上游生产企业的支撑也减弱。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一方面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产品分销困难。似乎生产企业面临着一种堰塞湖现象,为打破困局这些肥料企业也急于寻求替代传统流通渠道的模式。


  恰逢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对电子商务的模式大力推崇,对互联网经济的重视程度超越以往任何一届政府甚至除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电子商务从2006年开始发力,在快消品行业可以说发展得风生水起。电子商务运用物流取代了传统的流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行业效率,并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农资行业从14年的年中开始,农资电商模式成为火爆的话题,各家农资企业跃跃欲试,脚步快的采取京东的模式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垂直电商,,如新都化工,鲁西化工等;流通企业也有感觉与其坐等狼来了被“吃掉”,不如自己养成“狼”的心态。部分农资流通企业学习淘宝模式建立了电商平台,如:云农场、云公社等。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做农资电商虽然表面上捷报不断,喜讯连连。但事实情况果真这么喜人吗?具体电商交易数据不得而知,但我想大量的电商交易者还是原来的那些经销商吧?只不过从传统的支付模式转移到了电商平台上。有多大的交易量是终端用户下的订单,恐怕只有从业人员自己清楚。


  那么,农资电商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会不会如行业预想的那样发展起来呢?我觉得难,甚至可以说前景堪忧。我觉得农资行业贸然从事电子商务,有三个致命弱点没有考虑清楚。


  第一、农资商圈的消费能力无法负担有效的物流成本。我们知道,电子商务做得好的行业目前来说主要是快消品,面对的消费群体也主要是城市居民。我们在城市里,找一个圆点,半径为五公里画一个圈,这个圈覆盖的人员消费能力是巨大的,需求是多样的。这样的消费能力,企业负担的物流成本绰绰有余。一个快递员,一个小车跑十公里,轻松送上百个客户;而我们在农村地区,同样找一个圆点,半径为50公里画个圈,这个圈覆盖的人员消费能力之弱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农资的需求又是单一的。同样一个快递物流员,在农村跑十公里,送的仅是几袋化肥、几包农药。而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这样的需求一年只有几次而已。没有稳定的业务量,这样的物流能够有效存活吗?有人会说农药物流成本不高可以操作解决。但是农作物上没有病虫害的时候,农民不会提前购买。一旦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电子商务的物流能跟得上吗?等农药寄到了,恐怕病虫害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了。


  第二、农资产品的生产资料属性在快速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资料,是农产品的一种中间产品,并非消费品。我们应该把农民看作是产业工人,而不是消费者,这样我们就会好理解。我们试想,矿泉水瓶的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采买,是通过电子商务采购的吗?我想答案也是清楚的。之前由于农业生产实行的包产到户,我国农业生产确实小而散,看起来把农资产品当成农民人人都需要的东西,就从表面上模糊了生产资料的概念。但近年来,随着土地确权的进展,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正在向大农业的方向发展。各地种植大户、农业公司的出现,使得原有的这种普遍性小单采购逐渐成为少数大单采购,未来的农资消费群体数量是在减少的,交易额是增加的,数十万的大单销售额在快消品行业恐怕也不常见。大额的交易必定是建立在以服务为依托的长期合作关系,而并非以价格为导向的偶然性采买。


  第三、电子商务取代的只是产品销售,不能提供服务。农资行业历来存在的一个顽疾就是赊销,这个问题的存在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缺乏安全感。农民通过拖欠农资款,来减小农业生产的风险。如何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依靠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农民如何科学施肥、用药、播种等等,这些服务是电子商务无法提供。也许有人会说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农业保险,但事实上,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是非常低下的。各大保险公司都有涉足农业保险,但基本上覆盖的范围非常有限。就是因为很多风险无法有效界定。电子商务意图取代的中间流通环节,事实上才是真正构建我国现在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关键,农资电商根本无法逾越这套体系。


  所以,我个人并不看好农资电商,现在农资电商的模式事实上都是做的B2B模式,并不能做B2C模式。既然这样,我们就没必要自欺欺人,完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订单系统管理就能解决问题,何必建立一套全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反对农资电商,但倾向于“互联网+农业”这样一个大的概念,我们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其实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利用互联网优势,充分调动现有分销渠道,完善农技服务职能才是真正的农资行业的未来新模式。作为生产企业来说,拒绝炒概念,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与分销商建立长链条的服务体系,才是发展的根本。不论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最终落回的圆点是真正有科技内涵的好产品和有竞争力的好服务。(中国化肥网)

本文欢迎转发或分享朋友圈,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回复 14 查看 七种常用试验方法教你简单判断土壤酸碱性

敬请关注:

中国复合肥导购平台
微信号fuhefeu(←长按复制)
免费订阅:复合肥价格行情、尿素市场行情分析。-----关注度最高的 农资化肥 平台之一!

【化肥价格资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猛戳 阅读原文 那是精彩回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99-169228-1.html

标签:前景 声音

上一篇:【蔬菜种植技术】第五讲 果菜类蔬菜种植技术
下一篇:【天气预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0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