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被首度写入五年规划,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发展生态农业,保证农产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客观需要。而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一场绿色施肥革命正在我国农村的广阔大地酝酿着,为实现农村、农民、农业,惠农、富农、强农拉开了序幕。
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
前人的智慧告诉我们,给农作物适时、适量、适法地施肥,才能产出足量、优质放心的农产品。
这里的肥指的究竟是什么肥?
是传统农家肥?老百姓有“庄稼庄稼,一亩一庄(200斤)”之说?说明传统农家肥虽然有机但很难实现高产。再加上现在的配方饲料中存在大量的激素和化学物质,使动物排泄物中的营养成份日益减少,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此外,作为有机肥,传统农家肥还存在原料匮缺,占地面积大,不卫生等问题,已经很难满足生态农业的需要。
是化学肥?化学肥料在施用初期,确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也会伴随出现“菜不香、果不甜”、病害加剧、产量停滞等问题。而在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复合肥、营养液、激素等,在生产中还或多或少存在超国标配有化学原料问题。在使用这些肥料一段时间后,农民感受颇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效益低等等“乱象”已成了普遍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我们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并加剧了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各种病害的发生。再伴之以传统的挖坑或翻地式施肥方式,既费工又破坏土壤结构和降低地质胶力,使恶化程度触目惊心,严重程度令人发指!
当前,土壤危机、农业危机已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那么,到底什么肥料在农产品品质、产量提升和土壤可循环利用方面能够起到主导创新作用?
庄稼开新花 就得碳当家
碳,既是营养元素,又是“能量”元素。目前,大家公认碳是植物必须的16大营养元素之首,占干物质的45%,其他依次为氢45%,氧6%,氮1.5%,磷1.0%,钾0.5%……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生产、教学中,碳主要来自空气,不需补充的理论成了"伪命题"和“潜规则”。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到了氮、磷、钾等化学肥料的深度研发和推广应用上。
殊不知,作物体内的碳和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是按比例吸收的。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情况下,每增施一份化学肥料,碳差额部分就要从土壤中获取,这样土壤中能被根系直接吸收的碳越来越不足,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就开始下滑。
土壤中,化肥太多而补碳不够,就是当前我国农作物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的症结所在。补“碳”,刻不容缓!
千年补“碳”路 一朝大跨越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有农耕文化起,几千年的历史,补碳工作从未停止过。堆粪、压青等,都是生产中常见的补“碳”的措施。
以牛羊粪等为原料的动物源有机肥,以饼肥为代表的植物源有机肥,以风化煤为代表的矿物源有机肥,成为近年来土壤补碳的生力军。
它们的共性都是需要挖坑埋入土壤中进行再发酵,松土还行,养份不足,有效碳的释放较慢较少,增产幅度不大明显。缺陷分别为:动物有机肥,异味大,不稳定;植物源有机肥,发酵时间较长;矿物源有机肥铵化工艺不过关时,很难释放出有效碳。
我们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碳在植物体内以可移动的有机碳(粒径在80-200微米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和被固定的长碳链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其中,有机碳主要由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其次由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再由根系直接吸收(此过程不需光合作用),它的主要作用:一是为维系植物生命提供能量和营养,二是向果实、籽实、块茎、种籽等部位聚集为繁育“后代”做贮备。
如果能把植物茎、秆等通过生物技术,分解出小分子有机碳,再反哺给植物,不仅养分全面,直接被吸收,增产幅度一定比其它有机肥显著提高;而且不需挖坑,省工省力。
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富含作物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碳的《海金刚碳能肥》成功面世。如今,用了《海金刚碳能肥》的农作物增产幅度高达30%-200%,全程免耕、省工省力,果蔬口风味口感一流……尤其对保护环境成效显著,成了土壤的调理师、营养师、清洁师:解决板结、酸化、盐渍化,恢复土壤生机;全面补充营养;降解重金属等残毒,预防性的解决了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所到之处,掀起了一场场施肥革命,深受农民用户青睐。(在首次与300多名种植大户见面会上,研发人员刚讲出“其10公斤综合功效远高于4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有机肥”时,十分钟时间场内一半人摇头离席,半小时后听会人数不到三分之一。我们当场决定每位与会者赠送一袋回去做试验。十天后见不到效果,我们甘愿认罚。结果,一炮打响,奇迹发生。农民朋友争先恐后交定金、签协议。随后,我们又与各地土肥站、农户在不同作物上签订三方包产协议,肥料达不到应有效果,包赔退款。
碳能肥在水果上效果展示
持续优质稳产
平陆县常乐镇上焦村赵跃峰的苹果园,用海金刚系列碳能肥5年来,连年亩效益上万元。果个均在80#以上,形正色艳,入口化渣。
果实红艳饱满
晋城市泽州县桂核合作社李光政的山楂施用海金刚碳能肥后,叶片变得厚而透亮,果实红艳、饱满,较市场高一倍的价格被客商抢购。
提早上市高卖
绛县横水镇新庄村张铁屯1.3亩的大棚草莓,春节前提前上市,50元/斤,别人半天采不下几个,他一摘就是百八十斤。
樱桃个大味美
绛县横水镇西录村李新福家的樱桃施用海金刚全能有机碳后,膨果增色效果显著,个大味美,基本每个都在2.5cm左右。
品质取胜市场
2015年上半年,万荣县王显乡裴庄村谢俊国的油桃“施用海金刚碳能水溶肥后,桃又大又红,硬度高、耐贮存,别人的五毛钱,他的1块多,客商主动加价还不用排队”
效益产量倍增
临猗县庙上乡王英红家的冬枣,用了海金刚之后,一亩地多产一千多斤枣,入口化渣,价格一斤至少高出5元钱。
效益成倍递增
山西清徐葡萄基地:连用3次海金刚碳能肥后,红提粒大、味甜、穗重,价钱12元/公斤,对照地5元/公斤;亩产6000斤,对照地3500斤;单穗重4.6斤,最大重10.6斤,对照地均重1.8斤,最大重5.8斤。
集中成熟上市
永济市庄子村张学成的“夏黑”葡萄,孕穗期和膨果期施用海之骄碳能肥。叶片黑、绿、厚、大,葡萄着色一致,呈紫黑色,果穗整齐,饱满、靓丽。一次性采卖,省工省力。
新缰若羌县的骏枣2015年9月初用过海金刚碳能水溶肥两次后,2个月左右枣个大、增重明显,挑选30颗同样大小的骏枣,用过碳能肥的重0.55公斤,较对照重0.45公斤。且骏枣原有的风味更加浓烈。
由碳引发的一场革命
多年实践证明,《海金刚碳能肥》属于高效的农资产品。所谓高效就是:产品利用率较高,科技含量较高,增产幅度较高,带给农民利益较高,并且实现了以下八点革命性突破:
一是确立了碳能肥是作物品质、产量双提高的核心肥;
二是实现了有机农业到高产农业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三是完成了土壤施肥从挖坑到免耕的省工省力的实质性突破;
四是实现了化学肥料负增长;
五是定位了有机碳肥的概念,即全营养、不需光合作用直接吸收,增产幅度高达30%-200%;
六是通过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自身代谢速度,增强了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商品率;
七是为植物提供了清洁肥料,较其它有机肥更干净、更环保、更安全、更富有营养;
八是不需光合作用即可被叶片和根系直接吸收,将阴雨、低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作物减产机率降到更低。
经过十年推广应用,《海金刚碳能肥》受益农户已达五省市10万人以上,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社会价值难以估量。为此,研发人员张铭强荣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和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
十八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前,要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人均收入翻一番……”。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出路就是要给土壤和作物补碳。
“碳”是实现农业增产、农产品品质提高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碳可以使土壤免耕,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减少水、土、肥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地力;
碳可以使化肥用量负增长,按碳氮比30:1比例投入,品质、产量双提高同时化肥实现负增长;
碳实现了生态农业向高产农业、精准农业迈进的实质性跨越。
一个碳能肥 万亿大市场
碳能肥既解决了城里人的菜篮子持续安全问题,又解决了村里人的长期增产增收难题。产、销、用各个环节节能环保,是农业界的绿色新能源,每年有着万亿计的大市场.
“我们买的不是肥料,是一次增产增收的机遇!”每一位销售商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及时供货,”托关系””批条子””提前排队抢货”现象比比皆是。
仅运城地区,截止2015年底,用户预交来年海金刚碳能肥款达500万元之多,与大路农产品卖难减收和其它化肥企业"赊销"甚至"赊销难"的现状形成鲜明反差。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全国农业技术打推广协会副会长
高级农艺师 张铭强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