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以菌丝在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或越夏,翌春随芽的萌动,病菌开始繁殖蔓延并产生分生孢子,以菌丝或分生孢子侵染嫩芽、嫩叶或幼果。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顶芽、秋梢、短果枝带菌率高,发病率也高,白粉病影响花朵的授粉和坐果。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和栽培条件有关,春季温暖干旱的年份有利于前期发病,夏季多雨凉爽、秋季少雨则有利于后期发病。地势低洼、栽植过密、偏施氮肥尤其是缺钾、管理粗放、树冠郁闭和枝条细弱等均有利于发病。4~9月为病害发生期,其中4~5月气温较低,枝梢组织幼嫩,为白粉病发病盛期。待秋梢出现幼嫩组织时,又开始第二次发病高峰。在芽前或花序分离期进行防治,会从源头上歼灭白粉病。
为害症状:白粉病危害叶片、新梢、花朵和休眠芽、幼果。
嫩梢:染病后,生长受抑制,节间缩短,叶片狭长变硬,变脆,叶缘上卷,初期表面被覆白色粉状物,这些东西就是病原菌菌丝。
叶片:叶片染病时,叶背面初显稀疏白粉,严重时,病叶从叶尖或叶缘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全叶干枯脱落。
休眠芽:芽体受害后,呈灰褐色或暗褐色,瘦长尖细,鳞片松散,上部不能合拢而成刷状,表面茸毛少,严重受害的芽体干枯死亡。春季病芽萌动后,生长迟缓,不易展开。
花芽:花芽受害,严重者春天花蕾不能开放,萎缩枯死,受害轻的能开花,但萼片和花梗成为畸形,花瓣狭长,色淡绿。受害花的雌雄蕊失去作用,不能授粉坐果,最后干枯死亡,形成花朵整朵干枯脱落现象。
幼果:受害多发生在果萼的附近,萼洼处产生白色粉斑,病部变硬,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变硬的组织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
果梗:受害后幼果萎缩早落。
防治措施:1.芽前:黑曼巴矿物油1000倍液喷雾。
2.花序分离期:85%金强盛6000~8000倍+爱多收2000倍液喷雾。
3.花后12~15天:金有望3000倍液+爱多收2000倍液防治。
4.套袋前:用多保净1000倍+85%金强盛8000倍+爱多收1000倍液防治,治病同时控旺促花。
5.加强果园管理:控制灌水,疏剪过密枝条,避免偏施氮肥,注意配以磷钾肥,使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搞好枝条的回缩更新,使其健壮,提高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