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重治疗、忽视预防
部分葡萄生产者,在葡萄病虫害未出现症状前,不舍得用药,认为没有症状没有必要用药,等到病虫害出现明显症状后,才开始急于治疗。此时,为尽快控制病虫害的发展,往往急于寻找新药、特效药剂。由于在防期上错过了最佳时期,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给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上还是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在病虫害发生之前,用好预防性药剂,药剂选用保护性药剂(如波尔多液等),不要等发病后再急着去用药,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积极预防的前提下,对出现的病虫害采取治疗措施。
二、药剂乱混乱配,忽视科学配伍
部分葡萄种植户,由于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对药剂性能、成分的了解,为了图方便,节省用工,因而在生产中常将几种药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这种胡乱混配使用的情况,可能产生三种后果:1、减轻了药剂的防治效果,有些药剂由于化学性质不同,混配后产生中和作用,使药效降低,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期,使病虫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产生药害,目前市面上一些商品药本身就是复配剂,不合理的混配,无形之中使药剂浓度加大,从而产生药害。同时,使病菌产生多向的抗药性,再换用其他的药剂也无效。3、对葡萄的质量安全可能构成影响。有些药剂混用后,可能产生有害作用,影响到葡萄的质量安全。因此,药剂的混配使用是一个需要十分慎重的问题,只有在确切知道药剂的成分、性质,混配使用不会产生危害的情况下,才可混配使用。在没有把据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单独分开使用。
三、偏重使用某种药剂,忽视药剂的交替使用
部分种植户由于开始使用某种药剂防治某种病虫效果比较好,因而在以后的生产中认为使用这种药剂自己有把握,产生“偏爱”,不注意药剂品种的更换。也有的农户因专家提供了某种治疗方案和建议使用的药剂品种,因而也不去变更药剂品种。这种情况,多年下来,病虫对这种药剂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治效果降低。另外,在葡萄一个生产周期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还会造成这种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影响到葡萄的质量安全。目前,防治同一种病菌、虫害的药剂品种比较多,完全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建议广大葡萄生产者在生产中,要注意药剂品种的交替使用。
四、重视用药次数,忽视用药质量。
生产上部分葡萄生产者,比较重视病虫害的预防,按规律去用药。在病虫害多发季节,每隔7~15天用药1次,雨后也注意补防用药。但常出现用药不到位、用药质量不高的问题。如霜霉病没有重点喷叶背,黑症病没有重点喷植株的幼嫩部分等。在喷施保护性药剂时,不全面,留有许多死角,造成病害的再次发生。有的对果穗的病害较快重视,而对叶上的病害常有所忽视。我们在生产上常见到因霜霉病危害而造成大量的植株落叶现象。
五、重视采前防治、忽视采后防治
部分葡萄种植户认为,在葡萄开花、果实膨大等采收前的管理不能放松,必须精细管理,否则,会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果实采收后,对病虫害防止就有所忽视,结果造成后期病害大量发生,落叶提早,严重影响到次年的产量。其实,葡萄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前同等重要,采收后的防治为下年葡萄健康生长、降低下年病虫害发生的基数有着重要作用。
六、重视药剂防治、忽视树体管理
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与架面内外的通风透光、土壤的肥水状况、树势的强弱密切相关,园内通风透光不好、树体瘦弱是引发病害的内在原因。因此,防止病虫害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首先要从增强葡萄树本身抗病能力抓起,通过加强肥水、改善光照、增强树势等综合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如果你觉得小秘书每天提供的信息有点价值,你就帮小秘书传播一下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学习。小秘书会继续努力的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谢谢了!
其实,小秘书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对技术方面也是在潜心学习中,还有很多需要跟着大家一起学习,有愿意教小秘书技术方面的朋友,可以扫描图添加二维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