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叶面肥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浓度问题
2016-05-11   来源:新农资360网   

内容整理:老猫

编辑:每天农资编辑组

前几天发了其中,关于浓度的问题,大家讨论挺多,有的朋友说他们用到一百倍以下了,有些朋友说三百倍使用还是要小心点的。

关于浓度这个事情,影响的因素挺多的,比如天气,高温的时候浓度太高肯定是会烧叶子的;比如作物的科类,叶菜类的蔬菜因为叶的面积大、角质层比较薄,用的时候浓度也是不能太大的,但是小麦水稻这些单叶植物,叶片面积比较小,角质层比较厚,吸收溶液就比较困难了,就应该加大浓度。

今天,和大家聊聊叶面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浓度。

首先我要明确一下我的一个观点:叶面肥只是辅助根部营养,目前来说还没有那个技术可以替代根部施肥或者说替代根部施肥的成本过高(怎么着也得用上一个十几二十多次,我没做过试验,瞎说的)。在这个原则下,去看下面的东西才有意义,脱离了这个原则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所以,叶面肥的使用,首先一个原则就是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去使用,土壤缺什么就用什么,土壤不缺的完全没有必要用,比如,叶子发黄、生长缓慢、矮小可能就是缺氮,这个时候应该使用高氮的叶面肥,而如果作物生长嫩绿,节间比较长,就说明作物氮是比较充足的,主要叶补充的就是磷钾为主。

第二:幼苗期以调节剂类的叶面肥为主,中后期以营养类的叶面肥为主。

前期主要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所以用调节剂类叶面肥给予刺激生长;中期是作物营养元素需求量比较大,而后期,因为作物根部的退化,这些都造成了根部营养吸收的供养不上,因此主要以营养叶面肥为主。

对于调节剂类叶面肥来说,一定注意稀释倍数,调节剂用的少了是促进生长,用的多了可能就是抑制生长,这个最好是要按照使用说明,或者自己多做试验摸索。而营养型叶面肥,在双叶大叶作物上的稀释浓度要小于单叶作物上。

第三:喷施时间最好是选择下午四点以后

叶面肥的一个养分吸收多少和肥液在叶片上停留的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停留的时间长吸收的就多,停留的时间少吸收的就少。同时,温度过高不仅加快了肥液的增发,还有可能对作物的叶片造成灼伤。

第四:关于混配

其实,关于肥料和农药是不是可以混配使用,这个好多厂家业务员也说不清楚,而百度上的一些资料也不严谨,关于这个混用倒是有一个方法,有点费事,可以尝试一下。

肥料和农药混用前,可以先少量倒入一次性杯子中一点五十倍或者一百倍的稀释液,然后把两个溶液混合到一起,看看有反应没有,如果有沉淀或者冒气或者其他的反应,就不要一起用了,如果没有,就可以。

提醒一下注意,做过试验后的农药杯子要好好处理,千万不要被小孩子或者别人拿去用了。

无论是叶面肥还是农药的使用,都应该坚持二次稀释的原则,分开倒入,搅拌均匀,现配现用。

第五:关于喷施的部位

正面和背面都喷,这个就不多说了。

氮和钾属于可移动元素,因此喷施的时候可以在中下部喷施,而像钙、硼、铁、铜之类的难移动的中微量元素,要喷施到新叶上,并且要多次的喷施,换句话说,发现哪里缺了就打哪里。

关于叶面肥的应用,必须要在田间地头多做一些试验,对土壤和作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了解以后才可以确定出来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次数。当然了,那样做成本太大,要求太高了,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对元素的需求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配方调节,以及一些相通的特性来进行初步的选择。所以,我整理和总结的都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作为指导。

明天给大家扒扒国内水溶肥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先声明,老猫整理的东西算是给大家增加一些信息,但是起不到实际的生产指导作用,因为你还需要指导更多具体的事情,而那些事情是需要细分到你当地的作物当地的土壤上的。

就这样,明天见!

小编:关于叶面肥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大家有什么小绝招可以在留言的地方说说硼,猫哥保证每条留言都回复呢……

每天往期精选

叶面肥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浓度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97-197471-1.html

标签:每天农资 问题 使用 以及 正确 面肥

上一篇:葡萄如何抹芽
下一篇:关于价格战,你得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