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有小伙伴惊呼:草莓也要倒霉了!
然后,就把新闻发给了我,还不忘来一句:今天文章还没有发呢,我们转发这个新闻吧!
不可能,我们不会去助纣为孽!我对小伙伴们说,这种舍本逐末的新闻,我们不可能去转发,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在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的情况下绝对不能随意转发,不能随便两句话就去跟风。
新闻原稿就不引用了,我想来说说我的看法。
农业是一个古老又很脆弱的行业,一点风吹草动,一个和食品安全扯上关系的新闻,对于一个农产品甚至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灭顶之灾;不管是官方的新闻还是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只要被暴露出来,经过网络暴民的传播,为了他们的点击量,恶意夸张,快速传播,点击量上去了,也迅速的让无数农民血本无归,一季的辛苦付诸东流。
还记得,那些年,柑橘里虫子给种植柑橘的农民带来的损失;毒大姜带来的姜价大起大落;还有,刚刚过去的海南西瓜事件;当然,这样的事情还有更多,农业行业被网络新闻事件影响的太多太多。
做为一个农资人,我承认,在种植过程中,确实存在有高毒农药的使用情况,农产品药残问题也小有范围的出现,这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难道就是要牺牲农民这个群体吗?农民真的是“不安全”农产品的真凶吗?
有些农民为什么会铤而走险的去使用一些高毒违禁农药?
不深入的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和改变未来,就只是简简单单的丢一条新闻出来,博得眼球,这对社会以及行业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社会,压抑的人除了“砸西瓜”,大家干不出来任何一点有意义的事,但是,你们要知道,你们毁了多少个农民的几年的血汗?
一条不分青红皂白,不清不楚的信息,就会使得整个行业蒙上一层阴影,进而就会使得多少农民血本无归?产品安全问题,几乎每年都能遇到,但是每年除了大家集体狂欢似的让农产品价格一落千丈,让农民赔的血本无归以后,这个社会又能得到点什么?
得到的就是,来年,继续发现问题,继续播报,继续狂欢的对农民进行打击。
谁都想吃上安全的农产品,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安全的农产品买单?换句话来说,就是,他不追求安全,只追求质量,一亩地生产一千斤,一斤市场销售是一块钱;而我,追求安全,一亩地产了五百斤,你还是给我一块钱,你来说,让我用哪个方法去种?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是种辣椒的,承诺的提高品质,降低药残,然后种了几个基地,种出来以后,市场上找不到销路,那些菜贩子看着你的品相好点,也只是给你多个一毛几分的,可是,这样的价格和降低的做一下对比,明显是亏钱的。后来,没有办法,自己在城市的高档小区开专门店销售自己种的农产品。可是,一般人是不会经常光顾他那里买菜吃的,各位。
农产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慢慢发展完善的过程,他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自动调节,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他产业支持,或者说仅仅需要一点点理解就好,但,一定不会是牺牲农民。因为,农民不是不安全农产品的真凶!
最后,我们来引用一下,一个农资助手对这件事情要说的话:
一泡菜、腊肉属于这一类,2-b类致癌物!
什么是:2-b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泡菜、腊肉属于这一类,2-b类致癌物!!!
二检测不具法律效力
检测标准问题:农学院没有农残检测资质,检测报告不具法律效应!
三竟然没有超过美帝标准!
国家对于乙草胺使用的是进出口检测标准,并没有规定最大残留限度,如果你选用欧盟标准的话,来看看美国标准吧!
四乙草胺是除草剂!
乙草胺是芽前封闭除草剂。一般在作物出芽前使用,对草莓也有一定的药害,怎么会在草莓上检测到这种农药呢?
五什么是长期食用致癌?
“长期”是多久,雾霾还是一级致癌物呢,如果需要每天食用几百斤这样草莓才能达到这个致癌标准,何不写出来,大让大家大大放心吃草莓。
不知央视记者无知,还是怀着天生优越感在指点江山,这些年出现的避孕药黄鳝、冰箱里黄瓜继续生长、甚至毒西瓜“悬案”,都有媒体记者在鼓吹,他们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真正为国为民?!如果真为国为民,请记者大人们下点功夫,将基础工作做扎实点,不要再出现这种轻率报道,让成千上万农民血本无归!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力,如果只是为了迎合社会某种心态,而肆意伤害的农民,恳请阳春白雪的记者大人们,高抬贵笔吧,放过可怜的农民罢!
(以上内容引用“农资助手”微信公众账号)
其实,我们真的想问一句:你是否愿意为农产品买单?如果你不愿意,为什么逼着农民去买?
农产品不安全的多了,但是幕后的真凶到底是谁?
我确定,一定不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