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县城,有一个搞快消品的,有次回老家和家里人聊天,获得一个信息,然后就一头扎到了农业服务当中。
他先把县城所有的机播手给召集到一起,开会,你播种一亩地多少钱?二十元?好,每亩地我多给你十元钱。但是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播种我这个品牌的玉米种子和肥料。
就这么着,他轰轰烈烈的在整个县城开始了大面积的复合肥以及玉米种子的销售。好几个村级零售店因为他的这个模式,直接改行干别的。
玉米收完,开始种小麦了,还是老一套,迅速的抢占市场。只是,当收小麦的时候的,他又把收割机给买断了。你们只能去收割用我小麦种子和肥料的地,把这些地都收完了以后才可以去收别人的,给你一亩地补贴十块钱你嫌少?好,我给你补贴十五元!
麦子进了收割机以后,这牛人问农民,这小麦是给你送回到家里还是直接给你卖了?要是送回到家里,咱们那边有三蹦蹦车等着呢,直接倒上去,送到你家里;要是想现在就卖,我直接过称给钱!
于是,在当地,很多农民种地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播种的时候根本就不去考虑种子或者肥料的价格,只考虑他有没有时间去给自己播种,收的时候打一个电话,问他有没有时间给收。
在某种程度上,他托管了农民种地的一些环节。
我记得以前,在微信上说过河南某地有经销商自己买很多拖拉机和播种机,免费给机手用的故事,当时他是一个乡镇经销商,就因为这样他做某品牌的复合肥零售竟然比批发商的量都大。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他们的这种模式中,农资产品都已经被边缘化了,农民根本就不去考虑你的农资产品怎么样,价格如何(当然,你要是假冒伪劣出了问题肯定是不行的),只考虑你有没有时间给自己播种收割,排不排得上队。
这算不算一种跨界?
十一的时候回家,专门和一个小学同学聊天,问到过这些情况。在农村散户种地,目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种地已经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了,相反,成了一些外快,就是这一亩地多赚十块钱还是少赚十块钱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在乎的是能不能省事把这个给干了。毫无疑问,上面的两个牛人都是抓住了这个特点,从而在自己的地盘开辟了一个壁垒。
散户目前种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只要你不让我绝收,少个五十斤多个五十斤他真不在意,从而也可以理解为多投入几十块钱和少投入几十块钱他也根本就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省事点,当然,我是针对大田作物区来说的。
“那如果都是种地大户以后怎么办呢?”我突然有一个疑问,问牛人。牛人不相信土地流转会那么快。
我笑了,土地流转不是由我们决定的。然后我开始给他分析。
他的模式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散户那种不把种地当主要收入,所以计较的就少;但是一旦都是大户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种地当成自己的主要收入,他们投入就是为了回报,就和大多数人做生意一样,这个时候,他对各种价格都会很敏感。你的优势在哪里?要知道,你给机播手的钱可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真的出现了种地大户,他这种模式将怎么应对?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发表观点,如果观点鲜明,合乎逻辑,被老猫看上,发到每天农资微信上后,老猫会送您一本现代农药应用技术书籍(定价100元),声明只选择三个。
如果您感觉文章还不错,请推荐给您的朋友
点击最上方每天农资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