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农公司的运营模式在河北省是首例。公司依托于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媒介,将供销社、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民、政府多方紧密联系到一起,优势资源合理优化,达到农作物精细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从而提高土地的整体生产力。这一新模式为保定市供销社深入体制改革注入了生机。
解剖保定富农公司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
“这是1200亩玉米,完全机械化种植,管理只用三个人。”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块土地托管示范田,清苑县永联玉米合作社社长刘锡魁自豪地对前来观摩的经销商、学者、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着永联合作社与保定市富农供销合作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土地托管的情况。富农公司隶属于保定市供销合作社,他们与永联合作社联合举行的这次观摩,吸引了大量眼球,政府、企业、媒体等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当前农业生产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土地运营就有合作社、家庭农场、托管、信托等多种模式。那么,富农公司的土地托管模式有什么特点?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营有何区别?运行中如何做到“多方共赢”?针对上述问题,富农公司负责人王建党进行了解答。
托出“多方共赢”
王建党是富农公司的发起人,他以前是做农资经营出身,在与同业者的交流中逐渐萌生了成立富农公司的想法。他与保定市供销社主任、党委书记崔铁成沟通之后,决定以土地托管作为公司业务核心。他们在公司成立之前一起走访了江苏、山东等托管模式发展较快的地区,以成功经验作参考,并根据保定当地情况进行调整。
据了解,富农公司的运营模式在河北省是首例。公司依托于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媒介,将供销社、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民、政府多方紧密联系到一起,优势资源合理优化,达到农作物精细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从而提高土地的整体生产力。这一新模式得到了崔铁成的大力支持,他认为,“土地托管”为保定市供销社深入体制改革注入了生机。
在实际操作中,富农公司负责整体经营,合作社负责组织土地、组织人工,生产企业提供农资保障,政府配套相关政策。该公司今年采购了80万元的农机设备,托管玉米2000余亩,还有2万亩小麦在洽谈中。由于生产全程机械化,2000多亩玉米田仅需6个人组成的服务队,公司与合作社各占3人。据悉,在理想状况下,每个6人服务队能辐射5000亩土地。
富农公司模式更多是立足于资源优化,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其“多赢”理念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对农民:先预付一定的农资成本,收获之后,每亩地租金为900斤小麦以及1200斤玉米,可折现。但对农民来讲,折算掉预付的农资成本之后,也要比自己种地合算得多。既有稳定收益,又解放出劳动力,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这显得尤为重要。
对合作社:负责组织土地与人力环节,土地经营管理打包给富农公司,功能更加明确,自身管理成本降低,收益得到保障。
对生产企业:缩短流通环节,减少人力成本,市场维护成本降低,利润率提高。
对政府:管理科学、节本高效的土地生产模式,带来了更高的单产量,也为彷徨中的农业投资和扶持政策找到了更好的出口。
对公司自身:有优秀的农资渠道优势,有多年的农化服务经验,有政府的鼓励政策,土地生产效率提高后,扣除一系列成本,公司仍有利润空间。随着托管土地规模逐步扩大,公司利润也相应提高。
托管破局而生
富农公司的土地托管模式,往简单说,就是租农民的地来种田——我种你的地,赚钱还分你。这种模式看起来并不陌生,合作社、家庭农场都算是土地托管的“兄弟”,但这“三兄弟”的发展境遇似乎有些不同。
说起来合作社出生最早,从起步至今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这种一路绿灯的扶持似乎成了一种“溺爱”,令合作社存在很多问题。
记者从多家涉农企业以及部分合作社了解到,“干正事的少,套政策的多”已经成为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通病,甚至部分农业大省已经对合作社的发展开始采取谨慎态度。另外,即使是真正做事情的合作社,赔钱的也不少。
除了资金、人才、技术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存在这一些风险:
风险一,合作社包装的农产品相对高端,消费者看得多买得少,市场有限。而低端产品利润低,不赚钱。风险二,管理上存在问题。土地上规模之后,管理弊端出现,农民拿取稳定的地租收入后,热情不高,导致土地产出有限。甚至有的理事长抱怨,农民不习惯买粮食,还经常要到地里“带走”一些作物。风险三,近年来的异常气候、不稳定的农产品价格,令风险随着土地规模扩大而越来越高。正是源于这些问题,在一些地区合作社似乎成了烫手山芋。
再谈家庭农场。记者从几位家庭农场主那里了解到,虽然国家一再提出鼓励家庭农场,但相关法律法规与扶持政策一直存在地方差异。第一,法制不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风险评估、抵押权实现等配套制度不完善,甚至各地对于家庭农场是否需要工商注册看法都不一。第二,家庭农场门槛低,有的仅办理工商登记,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法人登记等必要手续,缺少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未申领贷款卡,经营证件不齐,导致金融机构评级、授信、放贷以及监督难度较大,融资难。第三,大多数家庭农场财务管理不规范,很多没有开立结算账户,或者虽有账户但一直无结算记录。第四,家庭农场的经营能力也参差不齐,人才缺口相对严重,管理不够规范。以当前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定位,更多是为了引导农民劳动力的回归,因此其规模往往并不会太大,土地规模化与机械化的普及存在一定难度。同样的,农场也面临着农产品定位的选择题,也承担着农产品价格、气候等风险。
因此,如何动脑子将新模式调和地更加接地气、更加适应当地农业发展,是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王建党在成立富农公司之初,也考虑到这些因素,因此他并没有选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模式,而是坚持以公司化运作。他们采取“两为主,三不变,六统一”的方法。即,以托管玉米、小麦为主;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不变;统一的农资供应、耕种、施肥、用药、收割、销售环节。“两为主”避开了经济作物收购价的波动;“三不变”减少了法制管理上的纠结;“六统一”保证了土地产出,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了多方受益。
在土地上,之所以采取托管而非流转,也是因为直接流转成本太高,托管方式更利于扩大规模。另外,他们还购买了完善的农业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但是,随着国情的不断变化,托管模式能否破局而立,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在记者看来,富农公司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土地生产环节上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土地经营权的问题交给更专业的合作社以及地方政府,粮食作物的选择有效降低了销售环节的难度,公司专心为生产环节提供种、药、肥、农机管理统一化的打包方案,并利用好长期积累下来的渠道和技术优势,达到总体收益提高的目的。
牵一发动全身
产品变了,市场变了,行情变了,农资人近年来可以明显感受到大环境在不断变化,生产企业、渠道、用户,三者之间的博弈似乎越来越复杂。中间环节的变化,势必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蝴蝶效应。
随着新的生产模式出现,生产企业与终端用户的距离更近了,渠道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应对新渠道提出的要求,成了生产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富农公司的肥料产品提供商,安徽铜陵化工集团监事会主席钱玉贵在观摩中表示:土地托管模式对农民、经销商、农业都有好处,这种模式给生产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人力成本、市场维护成本等都可大幅下降。但同时,也是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市场管理能力、农化服务能力的挑战。从长远来看,一些定制式的新产品将会出现,配方、工艺、包装都会更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富农公司,会考虑为其提供富农公司玉米专用肥,包装上可以进行简化以节约成本。从长远来讲,这是对企业技术研发、技术装备、生产能力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建党也表示,从他做经销商的时候起,铜陵化工集团六国化工就一直在为他提供优质的六国牌肥料产品。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信任,加之六国化工持续到位的农化服务,使他在成立富农公司之后将六国化工作为肥料产品的指定供应商。由于土地规模将越做越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司对肥料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坚信六国化工一贯稳定的肥料产品质量能确保作物有个好收成。尤其是六国化工近年着重开发了“六国网”、“硫时代”、水溶肥等系列化新产品,正好对富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处于产业链终端的农户,他们对这种土地托管模式也热情高涨。富农公司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的过程没有遇到太多阻力。灵活的模式、合理的收益是他们最看重的要素。富农公司成立之初,要求签订托管协议的农户就达到500余户。农户的踊跃让王建党更有信心,也让公司赢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本着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水利、农机具、资金等多个方面对富农公司给予了政策支持。保定市委对他们的托管工作专门做了批示,认为“这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个有益的尝试”。
采访札记:
富农公司剪彩当天,礼炮喷涌出的彩纸落在王建党头上,他毫不在意:“我以前只是六国化工的一个经销商,没想到能开一个自己的公司,更没想到能得到政府、企业、合作社、媒体等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他憨厚的笑容难掩心中的喜悦。
可以说,引发多方关注的并不是富农公司本身,更多的是经销商在新形势下对未来的探索。电商、团购、农资直销,种种新渠道正对经销商的蛋糕蠢蠢欲动。随着人力成本提高,机械化逐步普及,农业生产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远的未来,经销商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多。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把握手中的优势资源,在前方开拓出更广阔的平台,将是摆在经销商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文有网友:ramen推荐。来源: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