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两个农资经销商的故事》(有想看的回复:027)一文,里面说到了两个老李。一个叫大老李什么便宜卖什么,一个叫小老李什么贵卖什么。两个生意还都不错。对于小老李,大家都无可置疑,认为是未来的趋势,对于大老李大家的观点就有点不一。老猫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看事实,不要用自己偏执的观点去认识存在的事物。今天老猫给大家唠叨一个转型中的经销商。还是那样,老猫只讲故事,不做评论。
河南某县有个叫老王的经销商,做的也是果区。老王的发家史和大多数批发大佬差不多,靠着农资红利,快速的发展了起来。没有多么的下功夫,也没有系统的规划过,只是根据生意的发展,不断的壮大的自己的队伍,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老王做的产品,也是以便宜为主,参差不齐(好像早些年的经销商都是如此?)。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随着行业供求关系的转变,以及新生代经销商的加入,老王就感觉到了压力很大,生意正在萎缩。尤其是,县城最近几年做批发的哪些新人,靠着过硬的产品和拼命三郎的劲,让老王的销售额极具锐减。老王就坐不住了,要改变。
怎么改变?是摆在老王面前的一个严峻考验。经过深思熟虑,老王觉得自己应该从产品的结构开始。因为在当地,和老王合作时间长的零售商对老王的评价都几乎一样:老王那里能有什么好产品,全部都是假货!
决定了转变的方向,老王就开始了寻找一些好的产品,质量过硬的。于是,老王就联系很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些产品“效果好”,企业实力可以的厂家,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转型之路。
当产品发到仓库以后,老王傻眼了,因为他把价格表给了业务员,以及给业务员分配了任务以后,业务员竟然不往车上装新产品,仍然是满满的一车老产品。
“哎呀,装不下了!”老王的业务员说。老王有六个业务员,六个司机,负责着县城的六个片区。
第一天,老王认为真是车装不下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连着几天业务员都是以车装不下为理由拒绝装新产品下乡。这就愁坏了老王,到底那里出了问题?老王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思考不出来结果。业务员为什么不愿意装新产品呢?新产品,给业务员的提成也是比较高的。老王觉得应该给业务员开个会了,找找问题到底在那里。
老王把业务员纠集起来,问题很快就搞清楚了。产品价格太高,客户根本就不会要,装到车上也是白装,白费劲。嗯,老王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同样的产品,有些比自己原来的价格都要高出来一倍还要多,比如叶面肥,自己原来做的都是给零售商才三块钱一瓶(200毫升),可是新产品自己拿到手里都不止这个价格啊!老王有点犯傻了!
这个时候,他底下的一个业务员说话了“人家厂家的产品才多少钱,你再好能好到那里去,差这么多,根本就卖不了!”
“卖不了怎么办?去年和前年我们销售额差了多少?不转变思路我们就等着死啊!”王老有点生气了。
“你要是想转型,你就代理几个进口的产品,你做这些产品死贵还没有名气。你说产品效果好,能有多好,好过人家进口的了?”老王业务员七嘴八舌的说。
老王想想,有道理。于是,花了巨大的代价,从同行手里抢过来了两款进口产品的代理权,一次发了一百多万的货。
好嘛,进口产品到了以后,老王的业务员激情被点燃了,整天一车一车又一车的装着到处跑,下货。可是,连着转了三四天以后,货就下不动了。业务员看客户不怎么下货了,就去摸底排查,得出来的结果是这货被串的已经没有办法再做了。
老王拍着脑子懊悔,是啊,别人养大的孩子,自己掏钱给抱过来,别人又怎么会甘心呢?不串你串谁?
看着厂库里的进口产品和便宜货混杂在一起,老王头大了,想过联合厂家一起去查串货,也想过是不是用点特别的手段去惩罚一下串货,但是所有的也都是想想而已,不具备执行的可能性。
原想着借着进口产品的口碑带动自己把产品结构给改变一下,可是,结果是除了给自己增加库存,没有其他的什么用。
搞促销吧!老王想,以前自己不就经常这样搞吗?好,说搞就搞,老王带着进口产品开始联系零售商,制定了销售政策(主要是针对农民的)。
零售商没有意见啊,你来人给我卖货,我收钱,完事以后我还不给你结算,多划算啊!老王原本想的是,现场收了钱,扣除自己的钱,利润分给零售商,可是到了零售商那里以后就变了,因为钱进了零售商的口袋,想掏出来,你不到年底我怎么好意思给你?
这活动老王虽然收不上来钱,但是心里高兴啊,看着库存一天天的减少,不亦乐乎。只是,业务员们底下就有了聊天的内容。
“靠,不收现款做个求活动啊!”
“还真没有见过BSF产品做这么大力度活动的!”
“做活动也就算了,可是我还真没有见过做了活动不收钱的”
“老王有钱,没事!”
===============================
故事结尾不太好,可能朋友看到了会感觉到很消极。但是那不是老猫讲这个故事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如果改变就要系统的去规划一下,而绝对不是想起来什么就改什么。会得不偿失的。
我记得有一个做假货的厂家,后来要转型,就开始了一刀切,所有的老产品全部不做,全部做新的产品,正规的产品。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你原来是做假货的,你的客户基本上也是做假货的客户,这个时候你要做真货,你的客户可不一定想做真货。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有得有失,既然要转型,肯定老客户要放弃很大一部分。可是,业务员呢?
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你转型估计业务员都不太认可,尤其是当你把老产品全部给干死以后,业务员的收入都成了问题。其次,做假货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是靠价格和感情关系在做市场,很少涉及到业务知识,你这么转型,业务员的业务员知识和产品知识能不能跟得上?
转型是需要很多东西配套的,断然不是你想到那里是那里,你的客户群,你的员工认知,包括你自己的认知(你还用做假货的思想做真货就不可取了,做假货的思想是价格低,利润高,但是真货可能就是价格高、利润低了)。
这种转型和从新做一个企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甚至于比从新做一个企业都要难。因为你原来成功的经验会掩盖你对新事物的认知。
所以,不转型就是等死,死的慢一些。转型是找死,死的更快一点。似乎成了大家的一个认知。但是,各位,切记,还有死后重生呢!等死,死后就真死了,死灰不能复燃;但是找死,有可能你会死后重生!
这是转型失败的案例,有机会给大家讲转型成功的案例。其实,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别人的,不适合自己去套在自己身上,大家看看别人的故事,想想别人的细节,到自己身上多一点思考就好了,千万别照搬!
(写了三个经销商的故事以后,我怎么突然感觉得写一个长篇呢,不然很多细节都写不出来?莫非,要再来一个《农资转型路》?开开玩笑,最近时间比较少,时间充足的时候就给大家好好写写,毕竟短篇需要有很大的领悟,而长篇可能理解起来更容易。)
=========================
查看农资业务员如何回收货款 回复:010
查看农资业务员如何开展业务 回复:011
查看经销商被串货怎么办 回复:012
查看复合肥厂家如何做直销 回复:013
查看中小企业未来的思考 回复:014
查看农资经营思考散文 回复:015
查看农资电商的本质 回复:016
查看经销商和厂家如何借用互联网思维回复:017
查看如何应对农资电商 回复:018
查看化肥商PK蔬菜收购商 回复:019
查看如何解决农资赊销 回复:020
查看一个优秀的经销商故事 回复:021
查看如何开一个农资店 回复:022
查看农药市场推广方法 回复:023
查看新型肥料的推广 回复:024
查看业务员的故事 回复:025
进入社区互动 回复: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