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背离了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一些行业的发展确实不会遵循价格和价值规律发展,但是那些行业一般都是围绕在社会上层人士周围,如奢饰品、收藏艺术品等,但是作为农业生产所要投入的资料永远不会长时间的脱离这个规律的限制,而出现价超所值的情况。
————题记。
看完题记你是不是感觉到我要讲一些很死板,很枯燥的东西?事实会告诉你并不是这个样子,我要描绘的是一个大的梦想和农资行业聚变前奏。
(1)欠账
几年前和客户去一个农资零售店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农民购买了几包恶霉灵要灌根西瓜,让零售商记账。
完事后,零售商苦笑着对我们说:看到了吧,农民几块钱的东西都挂账。
客户转头对我说:没有办法,现在农民都是这,卖了西瓜结账,不卖西瓜不给算,零售商收不上来账,我们也收不上来,资金压力很大,所以你们厂家也得多支持。
“农民没有钱吗?”我问。
“有,就是不给,农民你不知道,除了割肉疼就是掏钱”零售商很无语。
“那农民的钱呢?”我接着问。
“有存银行的,也有借出去的”零售商说。
“农民不给你结账,你怎么做生意啊?”我又问回来。
“银行贷点,朋友借点,经销商支持点”零售商说。
“你支持零售店的钱哪里来的”我转头问客户。
“每年压那么多货,都是厂家支持的”客户说。
“自己有贷款吗?”我又问。
“做农资的不贷款怎么能行呢!”客户说。
“那厂家都支持你,厂家的钱都哪里来的?再你们这里也收不到钱”我反问。
“…………”都无语。
“很多小企业前后发的货不一样,最后都是因为资金链断了,货都压下去钱没有收上来,再生产没有钱购买原料了,所以就开始偷工减料了”我接着说。
这是几年前我在一个客户哪里遇到的情况,具体的对话我记不得很清楚,但是差不多,主要是给客户说不现款操作的小厂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好把握。其实,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和质量保证不保证无关:农民把钱存到银行————零售商借贷一部分,经销商支持一部分————经销商借贷一部分,厂家支持一部分————厂家固有资本和借贷一部分。这个环节到底产生了多少隐形成本?
毫无疑问,农民把钱存银行或者直接民间借贷出去,都是为了吃利息,反过零售商,经销商和厂家贷款银行或者高利贷要出利息,在这个环节当中可不可以直接画这样一个等号:银行低价把农民的钱收了上来,然后又高价转手卖给了厂家和代理商?
那个时候我想一个问题:如果农民同意现款操作了,我做为一个厂家把该给银行的利息直接让给农民,按照六个月的利率计算:4%(现在利率六个月是5.6%)。
以此类推:经销商,零售商都把利息直接让利给农民,这个环节可以节省出来最低10%(综合了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的)。
当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到能够让农民现款操作的理由,仅仅便宜百分之十,还不足以诱惑农民掏钱出来。毕竟,那些年,有些农民确实是因为没有购买力而欠账,但是这个环节我记下来了。到今天,欠账不再是没有购买力,而是习惯!习惯是用来被改变的,只有改变旧的习惯,才能创造新事物的诞生。
(2)厂家人员开资
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有一个叶面肥企业在河北某地区操作终端。总共是六个人,加一辆车,只做一个地级市。三个月下来做的连30万都没有。
我笑,告诉朋友这很正常,第一,新产品,你搞促销都没有基础,2,高端产品,你广告轰炸没有人用过,敢尝试的不多,所以,第一年能做这么点已经不错了,看这个市场失败没有失败,只能看他们后期怎么运作,看看明年市场的量如何。
30万,六个人,一辆车。
六个人中必然有一个是业务员需要拿提成那个,叶面肥,提成我们都往低处算,像他说的那个不知名的企业应该最低也得拿五个提成点吧。六个人的生活费每天每个人按六十块钱计算,一辆车一天油费需要一百块钱。
三个月:【6*60(生活费)+100(油费)】*90天=41400元。
41400元除以300000=0.138.占销售额的13.8%。业务员的提成和其他的比如路费、招待费暂不计算在内。
计算着这个帐,我结合着脑子里的那个恶性循环链,想如果把这么部分钱节省下来,让到零售环节,折算一下可以让利出来5%。这样加一下,零售环节可以直接让利15%了吧?
当然,你可能会说,只有那么几个笨蛋菜鸟才会产生出来这么高的费用,量大了边际成本会降低。实话来说,新市场,新产品,还是小企业,这些费用算高吗?
面对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单做叶面肥的小企业一个市又能做多少?当然我们不要考虑个别做的好的企业,目前农资行业局部地区叶面肥占有率超过50%的没有,所以这些做的不多的小企业还是分着不少的蛋糕的,而他们的费用可想而知。
谁都没有量,谁的费用都不低。我计算的还是少的。哦,我忘记了,我还没有加他们几个人的工资的,六个人的工资每个人按1500元算,三月27000.。
有一个哥们儿打电话聊天,说到人员招聘的事。
今年招了六个人,不到半年就一个不省了,并且,中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空闲在公司的。
我笑。他妈的人都是这样被闲跑的,无事生非嘛。
并没有细致的去过问,这些人花了多少费用,又创造了多少利润。
毫无疑问,流动人员和人员的浪费给产品造成了隐形成本,如果控制住了,产品价格会有所降低,竞争力剧增。
当然,你可能说像这样的企业招的人一个都没有留下的不多,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中小企业。
(3)物流
这个不用多说了,发一件货的运费和发一百件的是不一样的,你把一千件货分发到十个地方和你把一千件货发到一个地方运费也是不一样滴,具体数字因为没有做过发货员,无法给出来详细的比例,但是也算隐形成本。
(4)生产
农资这块生产大多数因为资金和销售情况决定了他们的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没有从事过生产,但是这也决定了产品的隐形成本。如:企业年产一万吨和十万吨成本必然不一样(我们是不是应该创造几个这样的大企业,然后会更加有价格竞争力?
(5)研发
企业的太短短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资金不足和精力不够,在其他环节浪费太多,加上研发有风险,上马需谨慎…………那么,如果把其他的环节给他省略过去,只让企业负责生产和研发,会不会好一些。
………………
能不能出现这么一个中间环节既然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把货送到零售商手里,又能给厂家走起来现款.
这个中间对于厂家来说有两大好处:
1,现款操作,节省了厂家的资金问题。
2,让厂家减少市场投入的情况下,增加销量和利润(比如人员管理费用,人员流失费用,市场费用等等……
对于零售商的好处:
在不降低其利润的前提下,大幅度的降低他的零售价,可以尽快的抢占市场,挤压竞争对手。
这个环节本身的好处:
因为只盯着渠道,可以更好的节约流通过程中产生的隐形成本,同时,因为专心的做渠道,可以把更多的资金和零售店吸纳过来,更有实力去进行一些适当的整合。
都说农资行业难做,是因为都在盯着产品,而事实上是产品上的投机倒把已经到头了,另外这个流通的环节本身就是畸形的,只有这个环节的整合才会是农资行业更快的走向正规化和良性发展。
和一个做饲料的同学讨论过这个模式,当然,我们仅仅限制在现款这个环节,其他的没有沟通。饲料行业也有欠款,当然主要是养殖户对经销商,而饲料厂家早已经不再做现款了。
他告诉我他现在带着人在一个县城蹲点尝试一种模式:
给养殖户让出来百分之十的利润,让养殖户现款购买。这个模式让他痛苦不堪,养殖户根本不愿意这样操作。
随后我告诉他双胞胎饲料的发展历程。双胞胎饲料再四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全国单料老大,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
为什么别人能成功,同学问。
那是因为你们降价的幅度不够大,没有足够的诱惑力,如果你降价百分之三十再尝试一下,呵呵。
那他妈有那么多钱啊,同学说。
靠,你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在你们饲料从厂里到农户手中有多少隐形成本产生
同学最后说,这样操作起来太难。最后我告诉他双胞胎饲料的一个经营理念:只卖价值,不卖价格。
农资行业到底能不能出现那么中间环节,如果出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他的宗旨应该是只传递价值,不传递价格。
把生产企业市场的一切烦恼外包,把零售商的一切担忧承担。
农资价格应该回归价值,欢迎发表观点,大力支持,也许你的一句话,就会给农资行业减去很多隐形成本。
每天农资:每天一个我们农资人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里,为我们做个宣传,你还可以关注我们的账号:查找“每天农资”或者直接添加“meitiannongzi”为好友,我们对你表示感谢,同时,你的宣传,可以和关注人数的增加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如果你觉得“每天农资”有必要做下去,或者应该做的更大更强更吸引人,请关注,请宣传,请不要吝啬对屏幕的点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