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离客户太近,过于热情
4、轻易地作出了让步
5、忽略了客户正真的需求
6、轻易地给客户下结论
7、忽略了老客户
8、过于专业
9、轻易地承诺
1、忘了自己的微笑
销售人员走南闯北,有时是刮风下雨、有时天寒地冻、有时烈日炎炎,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情绪,与客户见面的时候,忘了自己的微笑。心里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10秒钟最关键,10秒中决定对方以何种态度跟你接触,微笑是上天赐给我们重要的肢体语言,如果一开始你的肢体语言给对方的印象是:“其实我不想见到你”,你认为对方同样会接受你吗?既然你给对方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大家公对公,没什么感情可言,你认为接下来的交谈会愉快吗?所以,不管我们在与客户见面前发生什么事,那是你自己的事,见了客户,首先就要微笑,这比你的着装与你的礼仪更重要。如果你的表情实在是微笑不起来,见意你到了客户的门口,不要进去,到洗手间先洗个脸,梳一下你的头发,把脸部肌肉向上方两侧拉20次,这样你就会好多了,然后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客户的办公室,目光注视客户的目光,面带微笑。
有时候我们确实很辛苦,一般我如果下午或者太晚到了一个地方不会直接去见客户,首先找一个宾馆洗洗头发洗洗脸以后再去,不管怎么样吧,咱们不能给人家看到邋遢的一面。还有,我一般给客户约时间都会提前两天,这样自己到地方以后还有准备的机会。当然,这是针对刚做业务的人来说,时间久的人肯定有自己的办法。
2、争辩
上天给人类设计一个大脑和一张嘴,嘴巴除了吃饭外,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人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个也无所谓谁的对与错。我们跟客户也是一样,讲个故事,历史上有个有名的建筑大师给某地设计市政大楼,有一天市长跑过来告诉他大厅里没有柱子,可能会塌下来,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的事,但那个建筑大师仅说了声好,就加了几根柱子,过了若干年后,那位建筑大师已经死了,人们有一天忽然发现,那几根柱子根本没有接触天花板。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当时建筑大师给那位市长说一大堆建筑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那位市长大人能接受吗?能听得懂吗?
所以,我们在与客户沟通时,他们不了解产品的情况或对产品有误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想信客户说出他们的理由时一定有他们认为正确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拿出你的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去体验,而不是去争辩。顺便说一下,人都有自尊心,你当面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时,他会尽力维护自己的想法,就算你赢得了争辩,最后也会失去了定单,何必呢?
多给客户讲一些你产品做的比较好的案例还是比较能打动人的,少给他争吵,你最好给他说你隔壁县的那个某某,做我们的产品,效果出来了,好,有时间我带你一起过去看看,听说那边从东莞回来的姑娘也不少,自己挂牌创业呢,到哪里咱们一起去逛逛……玩笑,莫当真,也不要说老猫不正经啊,嘿嘿!
3、离客户太近,过于热情
当你在月台上等火车的时候,或当你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你周边的陌生人如上前向你问路,你会本能地向后退一步,如果空间比较窄,你会无意地将上身向后倾,这是因为别人侵犯了你的私人空间,当人们乘坐一辆挤满人的公交车时,目光会向着窗外或将目光转移到某件物品上,这是因为当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人侵犯后,我们会本能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脱离现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有时也会变得烦燥不安。同样,当我们去超市买某件物品时,销售人员如靠得太近,心里也会感觉很压抑,那么,跟客户应该保持多大的距离比较适合呢?第一次与客户接触时最好保持在1.2米以外,这样沟通起来会很轻松,不会有压力,1.2米以内是人们为自己的家人、亲威、朋友预留的,除非客户主动靠近你,否则请保持与客户一定的距离。 我曾经带过一个业务员,男同志,做保健品的时候是一个冠军,到我们公司以后……我一直没有发现什么原因,直到我和他一起下市场吃住到一起以后,他每次说话都会贴近你的耳边,离你特别近。我当时就问过他,是不是耳朵不好使还是啥,他说是习惯,我就纠正让他改。那个感觉,真的很难受。后来,后来他没有改,我建议他还是回去做保健品吧,因为他的那种热情适合和老年人沟通……
4、轻易地作出了让步
张大爷跟大妈在一家古董店看到一个清朝时候的钟,听说慈禧太后用过的,非常漂亮。他们俩先后来了好几次,但都没敢下手买下,因为标价是5万,张大妈跟大爷说:“要是3万块能卖就好了”,你试试看能否把价格杀下来,大爷鼓起勇气,双手搓着走到营业员那说:“小姐,我看了你那个钟,你们也摆在那很久了,你看这样吧,我出2万5,就卖给我了吧”,那个营业员眼睛眨都不眨说:“好的,卖给你了”,你猜怎么着?老俩口会高兴吗?张大爷的脸色大变,忽然觉得这钟怎么轻了很多,怎么发现表好像没有在走?他们俩非常不情愿地付了钱,满怀疑虑的带着东西回到了家,把钟放在大厅,看上去很不错,但老俩口的心里非常不爽,这东西好像不是清朝的,那家伙怎么这么便宜就卖了,是不是有问题?大爷得了心脏病,不久就过逝了。 那个该死的家伙,既让公司少赚了一半的钱,又间接的害死了人。其实这种案例经常发生,当然我说的不是买来东西后害死人的事,我说的是业务人员轻易地出作让步,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去买衣服,某天,你到一家店里去买衣服,看到一件上衣,自己很满意,标价是580块,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讨价还价的,这个时候杀价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如这时你问那个卖衣服的小妹,说:“小姐,这件上衣,300块我就买”那个小妹也像上面说的那个营业员一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回答你说:“好,卖给你吧,那边去交钱”。你会怎么样?“上当了,应该多杀点,这衣服也就值150块”,你就趁着付款的时间逃了。我们换个位置再思考一下,如你是卖衣服的那个小妹,客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买下来,你也会想:“哟,真可惜,早知道我就报高点!
”
如果老总告诉市场部全体人员,我们这的产品最低成交价是1.2元一桶水,如果客户遇到客户嫌弃价格高,可以一块钱一桶水给他们,你猜怎么着?大家给客户的价格都会是一块钱。你想一下,一块钱和一块二对于经销商来说差别大吗?认可你产品的人不会在乎你这两毛钱的差价?我现在不是在讲价格分析,但讲至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客户在选择某一款产品的时候,砍价只是一个习惯性的问题,你看看那有多少进口的产品他们会去砍价?其次,砍价更多的是他们想说明自己内行,炫耀他能看出来你这个产品值多少钱,显示自己的专业。这个时候,给对方一个台阶,让他很有面子,他也就不好意思再去砍这点钱了。那就是你使劲的吹他多么多么内行,给他讲你的包装,你的原料,你的制作工艺,最后你都要加一句“某总,您知道的,像我们这样的包装成本都比别人的高,像我们这样的原料现在市场价格都在什么什么什么的”。我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你他其实根本就不懂哪些东西,但是他还是愿意点头说:是,是,是!
5、 忽略了客户正真的需求
有一天,一老太太走进一家水果店,问老板,“这个李子怎么样”?老板说,又大又甜,新鲜的。老太太什么都没买,又走到另外一家水果店问了同样的一句话,老板还是同样回答,老太太还是走了,就这样,老太太看了好几家水果店,最后还是什么都没买,其中一个水果店的老板很纳闷地问,我看你走了好几家水果店了,您到底想买点什么呢?老太太回答说:“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李子,所以我就出来看看有没有在卖”。老板恍然大悟。
我们很多销售人员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市场的情况。这本身是件好事,很多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的时候,对产品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大部份都在谈自己的产品如何的好,如何的出色,忽略了客户真正的需求。有句话讲得非常好,帮助别人买东西比推销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比更容易。我们做业务的是客户与公司的中间人,很多业务人员只记得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却忘了自己其实也是客户的顾问,有时候顾客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正如没有出洗衣机的时候,人们也没有谁想到要买那洗衣机,就算是同样的产品,购买的目的也会不一定,如,你到了种植葡萄的区域内推销一个可以增产的产品,但是当地经销商都害怕是膨大素,你还一个劲的给客户说你的产品能让葡萄个大,个大,个大,大个球啊,客户害怕的就是膨大。那应该怎么介绍产品呢?你可以给客户说,我们这个产品具有拉长的效果,可以把葡萄穗拉长,进而增加葡萄单粒的光合作用,使得葡萄可以达到增产的作用。
其实,你应该明白客户需要的不是膨大的产品,是一个可以让他放心的膨大产品。所以说,做市场调查多有必要吧!
6、 轻易地给客户下结论
业务员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永远不要给客户下结论,发现很多业务员会犯这个错误,那就是初次拜访一个客户回来后,客户都没有说做或者不做的时候,自己就帮客户下了结论,说这个客户合作不成。或者,这个客户实力不行。
农资业务,一般情况下没有两三次的拜访客户很少能表达出来自己的真实意图,并且让客户主动提出来和你合作更是难上难,所以当你只拜访了一次客户就给客户下了结论以后,你可能很快的就把市场跑完了,但是跑完后你会发现在你的结论里这个市场根本就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同样的道理,我遇到过有些业务员,下市场走访了两三个客户以后,就下结论说自己的产品不适合这个市场。除非你做的是经济作物到了大田区,或者你大田作物产品到了经济区,否则请不要随便下结论。就算再烂的市场,也有高端的产品在销售,就算再高端的市场也有烂的产品在流通。
7、 忽略了老客户
有很多农资业务员,客户打钱发了货以后就不再去,直到下一次想起来了再给客户打一个电话问问,是不是要发货,更有的业务员直接等客户给他打电话催他发货。
要知道,现在不是前些年供不应求的时候了,是供过于求,你来不来去求,其他厂家的业务员都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看着呢。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宁可一个客户一年发十次货,也绝对不做一年十个客户发二十次货的事。因为一个客户你发十次货你积累的不仅仅是一个忠实的客户,更是一个好的市场口碑。其次,现在做农资的,谁没有三五个朋友,你那样不负责的行为你确定他不会给你传播?或者你那么负责的行为,你确定他不会给你介绍客户给你说好话?
很多企业用客户的数量计算业务员的工作,其实,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很多外企,为了防止业务员只卖好卖的货,一般采用的是强工作绩效考核,弱销售业绩考核。
8、 过于专业
我们很多业务人员都非常自信,认为我们公司是行内最好的,我们的产品也是最优秀的,这本身是好事,我现在所提到的是,他们这样的自信,无形当中也会认为自己也是最好的,所以,无形会表现出自己是专业的人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会经常性地讲一些专业用语,还有一些甚至动不动冒出几句外语,搞得对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又不好意思问,感觉跟你有很大的距离。你认为这样沟通会愉快吗?
我说一下我在山西的时候遇到过山东某农药厂的业务员,还是大厂的。到了客户那里以后,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产品,就开始过问经销商的经营情况,然后就开始了给经销商讲系统的管理制度,反正讲的都是哪些管理书籍上写的东西。他没有讲多少出来,客户就把他给撵走了。“你说哪些都不行,我这里就我和几个司机,说哪些实现不了”客户说。
作为农资业务员,我们打交道的大多都是农村人,农村人就将就一个实在和朴素,有些太专业的东西真没有必要给他们说。我就遇到过,一个讲师讲课,他妈的上去给零售商讲苯环,你说零售商能听懂吗?不睡觉才怪。
其实,我们的客户都很实在,你去了如果有问题你直接帮他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你直接交他几个实用的方法,比什么都好。其次,给我们的客户交流,直接说结果,不要说过程,过程等他问你的时候你再说。你就算作物的新陈代谢给他讲的再彻底,他也弄不明白。更何况,就大多数的业务同志来说,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仅限于书本,只会背书,而不能把专业知识很好的联系到实际中去。
9、 轻易地承诺
客户问你公司发货几天,你明明10才可以到,可是你偏偏告诉客户说5天可以到。等着五天过后客户开始催你了,天天催,你想结果会怎么样?
我遇到一个公司的营销总监,这是他教他们公司业务员的:
客户说几天货能到,你们就说公司收到货后三天可以发货,至于多久能到,你别给客户说,客户要是问你就说一般三到五天能到。如果到不了客户催你了,你就给客户说物流公司在路上出车祸了……
你们说这样的营销总监加上这样的公司能干长不能?
尼玛,你咒人家物流公司出事,你怎么不让你员工告诉客户说他们的营销总监换性病了呢?
还有,也是在山西遇到的一个事,当时笑我半天。
执法队去通知客户说要检查,客户赶快给几个厂家打电话问,你的产品包查不包。有些违规的厂家就直接说你先收起来吧,害怕查。但是有一个厂家就很硬气。
他对客户说包查包查,随便查,出了事是公司的。
客户再三给他确认,到底包查不包啊!
业务员再三的说包查包查,真包查。
结果是包你肯定得被查出来罚款。
执法队进去一看证件过期了,就要开罚单,还好客户聪明直接给执法弄了两条烟。然后又给业务员打电话问包查不包查。
业务员包查包查。
客户说那你过来吧,执法已经把产品给收了。这个时候那个业务员才慌神了,说X哥,真对不起,咱们公司有一款产品好像证件过期了……
你说这样的业务员,客户以后还会不会相信他?
如此等等。反正只要客户给了钱,自己有了拥金,其它的都不管了。经调查,平均一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告诉11个潜在客户,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客户忠诚度,因为光客户满意还不行,满意的客户不一定下次还会买你的,平均一个位忠诚的客户会向3个人推荐你的产品。这里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客户满意度,所谓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如达到期望,就满意,未达到就不满意,超过就是忠诚。96%的不满意客户不会向公司报怨,只是下一次不和你合作就是了。
最后,老猫想说,辛辛苦苦的开发一个客户不容易,多想想怎么着把这个客户培养成一个你的合作伙伴多给你介绍客户,比你想着法的忽悠客户好一千一百倍。
======================
要进步就得酷,每天早晚来阅读
每天农资,每天扯点农资上的事
农资界人气最高的农资微信平台
与数万农资微友共进退!
微信公众帐号:meitiannongzi或每天农资
每天农资官方群:251748268。
点击原文阅读进入《每天农资》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