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农民用手机“私人定制”化肥
“家里就2亩多地,老一辈留下来的,一直舍不得丢。但我们平时都要工作,一到打水、栽秧、施肥的时候,都是看人家怎么弄就跟着做。”杨先生说,“因为对这块不懂,收成不是很好,再加上现在人工费又高,种二亩田几乎就只能够本,还得搭上不少时间、精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土地该施肥多少、用哪种肥料最适合,不再是“依葫芦画瓢”。原来,家住高邮菱塘的杨先生听说最近在微信上就能查询到自家田里的所需要的化肥信息,而且还是“官方数据”。于是他便在微信上关注了公众账号“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
昨天,他站在自家地头,用手机微信查找信息,果然就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家地块的位置。“一会儿工夫,我就用手机把这块地需要的肥料掺合好了。”杨先生注意到,这些建议的肥料与其以往所撒的肥料不太一样,“以前都是统一购买的氮、磷、钾肥配比各为15%的肥料,而这上面有土地质量分析,还提供具体的配方。”
据悉,以前杨先生家一亩地要用大几十斤的肥料,但现在通过微信系统测试后,一亩田大概只需用50斤的肥料就够了。
“不仅种田的成本降低了不少,而且这些数据权威,可能还能增加产值,里外一算可不是要省好多钱?”
靠谱!
软件能给土地配“营养餐”
记者了解到,微信认证的该“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账号的服务是由扬州市土壤肥料站提供的。
随后,记者来到了扬州市土壤肥料站,揭开了微信能给土地“把脉”的秘密。作为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账号的科研人员之一,杭天文告诉记者,这一微信查询系统,是基于“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而研发出的新的技术。
在扬州土壤肥料站,偌大的工作室内大量的柜式服务器正在工作,“农户从微信上得到的数据,就是这些大型的服务器提供的。”杭天文说,农民只要上上网,就能了解到每块土地的最新养分情况,而不再需要通过农业科技人员了解。
据悉,该科研团队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技术支撑,研发出了“扬州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每一块耕地设计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通过层层培训,根据地块土壤性状指导农民种什么作物最合适、什么时间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怎样施。
对此,省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徐茂曾评价,“不仅保证作物获得高产,而且最经济、最省肥,能将因施肥对环境所造成的面源污染降到最轻”。
记者体验
在家就能操作,查询、配比简单易懂
如此科技含量很高的软件,种田的农民会不会在使用上遇到困难?记者进行了体验。
首先,在微信里关注此账号后,通过发送位置,就能够确定记者所处的位置;其次,打开地图后,选择附近的田地;然后记者点击附近八里镇港南村,一块种植扬麦16地块的施肥配方就显示了出来除了常规肥料以外,在微信界面上还显示出了配方肥。整个过程根本不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简单、方便、易懂。
那是不是扬州的任何地方都能“测土配方”呢?杭天文笑着说:“在扬州辖区内,任何地方都能通过微信,自动查询到脚下的大田耕地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微信有自动定位的功能,只要认识自己家的地或周围的河流道路等标志性地标,就都能够正确地用系统配出配方肥。杭天文说,用短信、Web网页和农技人员使用的系统手机APP,都能够得出配方。
“现在都讲究私人定制了,每个地方每块土地的成分、状态都不一样,也需要"私人定制"。” 杭天文说道。
据介绍,在土地确权完成的基础上,未来或许只要输入农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地块的信息。
受到肯定
农业部定为规范,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简单说来,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相当于先给耕地“体检把脉”,然后为之配置合适的肥料,以达到耕地产出效率最大化。。
据介绍,这一扬州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被农业部定为规范化软件,已经在全国所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推广应用。
“在这一专业系统软件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发展的情况,又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应用。”杭天文举例,如2012年的短信查询平台,农技人员查询的手机APP以及今年研发的微信和Web查询系统。
“种植的种类也是测土配方的一个重要根据,比如是水稻、麦子的施肥就不同。而像在西藏地区,这个软件里还增加了一个青稞麦。”杭天文补充说。
“智慧农业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将为粮食增产提供翔实的科技数据保障。”杭天文说,不仅能节本增效,还能减少化肥投入保护环境。
从2005年到2011年,全市化肥总用量降低了10%,扬州的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2个百分点,总的增产节本达到13.9%亿元。
(本文来自:扬州晚报)
老猫有话说:中小企业与其苦苦的跟着别人后面跑,真不如在这个弯道上做点其他的超过他们。当然,一些都是以合理和价值为前提的。
没事,多,了解一些新鲜东西,也许就能发现一个大的商机或者超车的机会。
======================
要进步就得酷,每天早晚来阅读
每天农资,每天扯点农资上的事
农资界人气最高的农资微信平台
与数万农资微友共进退!
微信公众帐号:meitiannongzi或每天农资
每天农资官方群:251748268。
点击原文阅读进入《每天农资》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