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资行业的市场整合比过去更快,也更明显
2014-06-22   来源:新农资360网   



格局1:农资行业的市场整合比过去更快,也更明显


过去几年,农资行业一直在提整合之说,但大家好像并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变动。而2013年,行业的整合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呈现。


迹象1:农药行业连续“小年”,多数企业销量持续下滑,只有极少数企业实现了销量增长。


迹象2:国内连续多年维持在25~29万吨,销量下滑,销售额持平或略有下滑。


迹象3:2013年植保会与往年大不相同:(1)招商困难。经销商开始削厂家,砍产品,其谈厂家谈产品搞的是结构性增加,而非数量上的增加;

(2)小企业摆地摊现象大大减少,此举意味着市场干扰因素开始有所减少;

(3)赌博式参展企业减少,期待植保会“一场展会效果轰动、销量飞升”的企业有所减少;

(4)论坛火爆,寻找出路及办法的期待和心声成为普遍现象。


迹象4:小企业“批量”死亡,而且是悄无声息静悄悄地死去--行业的“小年”就是小企业的“灾年”。


行业整合的加快,将对企业之间的竞争带来新的影响:


影响1:高效、长效农药的广泛使用,政府相关部门统防统治工作力度的加大,农民用药习惯的改变,均使病虫害爆发机会有所减少。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做好继续过“小年”的准备。


影响2:行业明年将更谨慎--厂家、代理商、零售店和农民谨慎进货、谨慎购买,导致厂家和代理商压货困难,预付款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格局2:资本整合以比市场整合更快的方式改变着行业格局


目前,在农资行业的整合中,除了市场整合,资本整合的速度和力度也在加大,企业重组并购的信息频频浮现。


迹象1:上市农药企业投资控股其它农药企业的现象不断出现。


迹象2:优势农药企业并购中小农药企业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多。


资本整合的出现和加剧,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缘由1:资本需要出路,股市需要业绩。兼并企业,合并报表,成为了行业低迷期一些企业打造业绩的方法之一。市场整合加速了资本整合,资本整合反过来又加速了市场整合的速度。


缘由2:多数农药企业存在品类结构缺陷,如做除草剂的企业没有杀虫剂、杀菌剂,杀虫剂、杀菌剂企业没有除草剂。而未来竞争中的农药生产企业,一定是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品类齐全的结构模式。较之于从零做起的高门槛而言,并购成为了企业迅速补齐品类的捷径。


缘由3:多数农药企业存在区域局限,即企业南北方市场或东西部市场表现有很大的差别,存在地域缺陷。局部市场强势的企业要快速进军全国市场,改善地域上的结构缺陷,资本整合是比市场整合更为有效的方式。


缘由4:连续两年的行业低迷,使有些企业感到成长无望,突围无路。


资本整合的加速,对企业造成了诸多影响:


影响1:并购等资本整合方式以比市场整合更快的方式改变着行业格局。


影响2:证照资源目前是整合的主要目标,品类及地域性结构调整成为资本整合的有力方向。


影响3:中小企业如果“突围”无望,最好的方式是“投靠”,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资本整合的进程。


格局3:政策整合加速--国家《农药工业产业政策》脉络已清


《农药工业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政策目标:


(1)加强布局优化,减少点源污染,敦促农药企业向农药专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集中,降低环境和安全风险。到2015年,50%以上的农药原药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化工专业园区或聚集区),2020年该比例达到70%以上;


(2)强化产业内分工与协作,增强优势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进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3)大力支持农药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不断完善农药创新体制和机制,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药创新体系。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农药企业研发费用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2020年自主创新产品达到出口产品的30%以上。


(4)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强现有主导产品的工艺创新和污染物治理技术研发,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促使农药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到2015年,污染物处理技术满足环境保护需要,“三废”排放量减少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2020年“三废”排放量减少5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50%。


(5)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到2015年,农药行业中国驰名商标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


格局4:营销模式创新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农资企业分化将更严重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细致分析,我发现2013年行业低迷期中实现销量增长的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都实现了营销创新。


迹象1:2013年农资行业的风云企业并非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实施了营销模式创新的企业,他们在低迷的行情和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迹象2:2013年风云企业的营销模式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模式创新带来了销量增长,这种新模式将代表未来3~5年的趋势。


迹象3:目前农药企业的基本营销模式--市场重心下沉(省代到市代到县代)+大规模铺货的普及+过度使用的促销方式+全渠道链的赊销,是2005~2006年以来逐步形成的,已经走到了一种模式的末期,到了无法再走下去的地步:厂家的市场重心下沉到县级已经到了极限,再下移到村级市场是不可能的;铺货已经铺到了村级市场,促销和赊销也已从年头做到了年尾。


这种营销模式的终结,意味着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必将出现。


影响1:2013年是模式创新年,2014年将是新模式(农资电子商务???)的完善年和小范围学习年,2015年则是新模式的普及年。可以预见的是,大范围普及之后,创新的价值就会随之降低,企业受益程度也会随之缩减。所以,早创新好于晚创新,早学习强于晚学习。


影响2:每一轮营销创新中,都有一批曾经的领先者开始落后,也有一批一度落后的创新者开始崛起,这就意味着营销创新将会改变行业格局。


格局5:农资营销从策略导向走向管理导向


策略导向和管理导向二者之间存在很发的差异,具体体现为:


差异1:注重招数的策略导向很容易学习和模仿,如铺货、促销、订货会等,这种易模仿、易复制的营销模式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相比之下,管理导向非常难以模仿,看得见,但学不会,挖人也没用,因为挖不过来其他企业的管理体系。


差异2:企业的营销,小企业在策略,大企业在管理,这也即是我们常说的“营销成于策略,败于管理”。而市场上持续成功的企业,都是管理导向型的企业。


农资营销导向的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迹象:


迹象1:因为挖人效果不佳,现在企业不计代价挖人的现象在业内减少了。


迹象2:相同的策略,不同的效果,因为不同营销导向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在很多企业身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当前资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在策略上再无新招和秘诀可言,唯一可以称得上秘诀的就是管理。策略导向向管理导向的转变,对企业的管理和运作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影响1:以“跑单帮”为主体的“精英队伍”,将向普通员工的“协作团队”过渡,这将对目前企业营销“伪团队”的现状提出一个新的挑战。


影响2:营销队伍的管理,将从激励型向管理型过渡,即从多劳多得、优奖劣惩向杜绝员工的犯错机会、人人都必须做对的管理方向(其奖励不与销量挂钩)过渡。


影响3:市场格局将从滥用市场资源的“遍地撒网”向“市场聚焦”过渡。现在一些延用管理型营销的企业,在市场运作上是定向招商,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聚焦。


格局6:经销商成为“夹心饼干”,经销商整合成必然


迹象:当前,小厂家越来越少,大厂家越来越多,大厂家的政策越来越硬(现款),终端零售越来越难伺候(赊销),使得经销商陷入了“创新难,不创新更难”的两难境地。这种状况,也必然导致经销商的整合。


影响1:传统经销商必然转型,否则,腹背受敌的困境下必遭淘汰。


影响2:零售店的“霸道”,不过是暂时现象,都是在逼着厂家和经销商“走向农民”。


格局7:传统零售商正在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较之于经销商的两难境地,目前最疯狂的是零售店。


迹象1:零售商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霸道”,这样一来必将“逼反”代理商和厂家,结果是更多的代理经销商将直接和种植大户打交道,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其一是农民向代理商团购数量的增加;其二是代理商将市场直接下沉到种植大户,尤其是在果树区用药期。


迹象2:当前很大一部分零售店无服务能力,以致“农民瞎买,零售瞎卖”,药不对症,效果差,失去消费者的信赖。


迹象3:没有零售商环节的环境净化,就不可能有上游厂家和渠道环境的净化。而目前在零售渠道,高毛利、假货、以次充好现象仍大量存在。


迹象4:在零售店无服务意识和经营混乱的现状下,农民“团购”和代理商“大客户直销”已形成苗头。


迹象5:代理商的专业服务对规模种植有吸引力。


影响1:厂家和代理商把资源给零售商不如直接给农民,直接对农民做销售,赊销和促销等问题都很容易得到解决。


影响2:随着土地集中的加快,未来农资市场传统零售店的萎缩将是必然趋势。


格局8:赊销正在成为农资行业“最后的疯狂”


缘由:小厂家是赊销的始作俑者,但大中型厂家被逼加入赊销队伍后,小厂家反而成为了赊销的最大受害者。2006~2007年小厂家的赊销还能回收,而2008年至今小厂家的赊销已无力回收。


迹象1:2010年,有些小厂家开始改现款销售,因为小厂家的赊销难以回收。


迹象2:当前小企业的赊销是从年初赊到年尾,春节还在收账—你把客户当上帝,上帝不把你当人。但大企业就有所不同,大企业的赊销是用药季节一结束不到一个月内就全部回收欠款。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谁能率先实现高效赊销,谁就将成为赊销的最后受益者。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赊销呢?方法就是淡季向代理商和农民集资(收预付款,加快资金周转),旺季之时再赊销,扩大销量。


在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随着中小企业更多的退出市场,赊销比重将会逐渐下降。


格局9:农资销售周期延长,销售季节提前--“融资营销”模式在农药行业有市场


上述高效赊销的出现,将促使下一步的农资营销出现新的特征:


迹象1:农资销售周期延长,销售季节提前。


之前农资企业销售季节一过,就开始招商、培训等工作,而现在则是货款一回收,紧接下来就是下一个销售季节的开始。


往年大多是春节后发货,现在不少企业已经提至节前发货;原来是先卖种子化肥,再卖农药,现在则是农药、种子、化肥一起卖,从而使得原来为期半年的销售周期延长为全年销售,销售也由原来的“旺季销售、淡季储货”演变为“淡季销售,旺季补货”,这一点在2013年体现得尤为明显,“淡季不淡”以从之前的口号变为现在的真枪实战。


缘由:(1)多品类经营,季节互补;(2)全国范围内销售,区域互补。


“淡季做工作,旺季做销售”或“淡季做推广,淡季去收款”成为了一些企业的新做法。


迹象2:销售季节提前--销售季节与用药季节错开。


缘由:由于直接诉求于农民,农民可以提前购买。


格局10:促销依赖症已有破解办法


迹象1:促销如同毒品,本来是治病的,结果本身成病,以致“不促不动”。


迹象2:促销政策不是增加了销量,而是变成了企业的费用,成为了零售店的利益,农民反而没有得到实惠。


迹象3:零售店订货会正在变成吃喝会,零售店特别欢迎营销培训。


针对促销依赖症,目前一些行业已经探索出了比较好的方法:


首先是将“促销”变为“促通”,直接对农民促销,直接将政策给农民,将促销从推销变为“拉销”。但是目前企业的营销模式要想将促销直接做到农民那里,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目前企业销售人员的工作对象是代理商,代理商的工作对象是零售店,农民消费者最终被零售店屏蔽掉了,以致厂家随着代理商的指挥转,代理商随着零售店的指挥转,零售店随着利益转,农民的利益被忽略,这种模式亟待改变。


其次,变革代理商(厂家)与零售的互动模式。这就要求厂家和代理商学会围绕农民的利益转,用农民来牵动零售商。


格局11:大厂家与大代理商的战略联盟正在形成


以前,大代理商对厂家实行的是控制销售,在销售完成能力上有所保留。而形成战略联盟后,代理商和企业高层对接,双方共同投资,再加上区域保护和品种保护等政策,大代理商敢于放手做大品牌。


同时,只有形成战略联盟,才有更多大代理商的出现。因为只有战略联盟的形成,才能


突破代理商单一品牌年均销售额徘徊不前的增长瓶颈,实现单一品牌销售额的突破。


迹象1:代理商纷纷砍品牌,压缩品牌数量。


迹象2:大企业设立“大客户部”。


厂商战略联盟的出现,将极大改变二者的合作方式:


影响1:厂商之间从单纯的“交易关系”走向合作关系。


影响2:从基于年度政策的合作到3~5年的长期合作和战略合作。


环境变了,一切都要变。


上述营销新格局的出现,必然要求新思维和新模式的出现。对此,企业必须跳出常规思维,透彻了解把握和市场,了解消费者,了解经销商及零售商,以创新的思维和行为,在新的营销格局中创造企业新的未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


======================

要进步就得酷,每天早晚来阅读

每天农资,每天扯点农资上的事

农资界人气最高的农资微信平台

与数万农资微友共进退!

微信公众帐号:meitiannongzi或每天农资

每天农资官方群:251748268。

点击原文阅读进入《每天农资》微社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97-149832-1.html

标签:每天农资 更快 明显 过去 整合 行业 市场

上一篇:老猫闲聊:电商,作物营养,你是做什么?
下一篇:一个人的状态总是最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