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梨木虱的生活史及防治措施
2014-09-24   来源:   

    一、危冒特征

    该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刺吸梨树嫩芽、花蕾、叶片、嫩梢以及果实,致使叶片大量卷曲,花蕾萎缩不能开放。果实表面出现黑斑,果小不能长大。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分泌物可形成蜜滴,使叶片粘在一起,严重发生时,黑霉菌布满整个树体,影响光合作用,污染果实和叶片并使其早落,降低产量。据调查,在梨木虱危害中,香梨授粉树砀山梨、鸭梨、慈梨等受害重于香梨,但在该虫发生严重的园内香梨与杂梨受害程度差异不大,巴梨受害较轻。

    二、形态特征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体长2.8~3.2毫米,体灰褐色,头顶及足色淡,触角顶部有丫叉,雄虫腹部瘦,体小,腹面有黑白相间的环状纹,侧面看雄虫尾部有一上翘的突起;雌虫腹部肥大,腹面有红黑相间的环状纹,前翅后缘臀区有明显的褐斑。

    夏型虫体小,长2.3~2.9毫米,体色由绿变黄,翅上无斑纹;雄成虫背部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静止时翅呈屋脊状叠于体上。卵长椭圆形,一端尖细,越冬代成虫早春产卵,初产时黄白色后变成黄色,夏季均为乳白色。

    若虫:体扁椭圆形,第1代初孵若虫体淡黄色,复眼红色,3龄以后呈扁圆形,绿褐色,夏季各代初孵若虫为乳白色,翅芽长圆形,突出于身体两侧。

    三、发生规律

    1.生活史

    梨木虱在库尔勒地区1年发生5~6代,以冬型成虫在枝干树皮裂缝内越冬,库尔勒地区2月底气温达0℃以上时成虫即出蛰活动,4月20日以后气温达到15℃以上,梨花落后仍能见到梨木虱冬型成虫。出蜇后成虫多停留于梨园向阳面,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时进行交配,3月20日以后雌虫产卵于花苞边缘的凹陷区,同时,梨木虱第1代若虫孵化,刚孵化的若虫固定在嫩叶处,刺吸汁液。第1代成虫出现于5月22日,平均气温25℃时,第2代成虫出现在6月15日,并开始进入滞育期,约10天后,第3代若虫出现,并伴有大量粘液的分泌,此时是梨木虱危害最严重时期。第4代成虫出现在7月底,第5代成虫出现于8月,第6代成虫即冬型虫在进入9月后陆续出现到9月底,未形成成虫的被冻死。

    2.生活习性

    越冬代成虫出蛰后,雄虫较为活跃,雌虫行动迟缓,一般刺吸梨花芽,进行交配前的营养补充,在温度低时活动力差,一天之内以中午温度高时最活泼,干旱天气发生较重,阴雨天气发生程度较轻。

    四、防治措施

    1.清园工作

    将果园的残枝落叶、病虫烂果及杂草集中深翻入土,破坏虫害的越冬场所,减少虫源。

    2.灌好封冻水

    消灭在土缝中越冬的梨木虱,降低越冬代虫口基数。

    3.刮除老树皮

    病斑、翅皮下、树缝内是梨木虱的越冬主要场所,在10~11月秋冬季至次年2~3月冬春交替时,彻底刮除腐烂病的病变组织,运出园外深埋,用5~7度石硫合剂、9281制剂(3~5倍)、843康复剂(5~10倍)、5%菌毒清水剂(30~50倍)液等涂抹病部和伤口。

    4.冬季修剪

    对梨木虱发生严重的果园,冬季修剪下来的枝条,就地集中烧毁,以免梨木虱蔓延扩散。

    5.摘新枝

    梨木虱第1代若虫期主要集中于新梢顶部6~7片叶上,将其摘掉深埋,能消灭90%以上的梨木虱。

    6.越冬成虫出蜇期的防治

    梨树开花前是越冬成虫出蛰盛期,也是第1代卵出现初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在全园喷施1~2遍的波美5度石硫合剂,3月20日左右梨木虱发生高峰期,第1次用药可选择40%水胺硫磷1500倍加虱螨净2000倍、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施。

    7.第1代若虫期的防治

    梨木虱第1代若虫出现比较整齐,90%以上梨花凋谢时第2次用永风雷激500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25%虱能净乳油10000倍液喷施。

    8.摘心后用药

    新梢摘心后用1.8%爱福丁乳油5000倍液防治。

    9.蜜露形成后药剂防治

    进入7月份若前期防治及时,基本可控制梨木虱的发生,并可兼治食心虫、红蜘蛛等。若虫分泌蜜露,先用洗衣粉500倍液冲洗掉蜜露后3~4小时,早晨7~11时和下午4~7时用吡虫啉类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剂螨素3500~4000倍液或拟除菊酯类药剂防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67-41313-1.html

标签: 水果 种植

上一篇:梨圆蚧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梨果套袋如何防治黄粉虫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