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南果梨(大南果、红南果)系列品种的推广,为了快速适应梨品种市场的转变,我们于2002年对3500株杂梨进行高接改良。由于嫁接后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当年的高接成活率达到了95%,翌年恢复了树势,第3年基本恢复了原梨园产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高接方法及其配套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高接方法
1.1 高接时期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杂梨高接南果梨以春季最为适宜,具体时间应掌握在树液流动后开始,即从3月下旬起直到5月下旬;但后期高接一定要有较好的接穗保存条件,接穗不得萌芽,否则会降低高接成活率。
1.2 高接技术
1.2.1 高接部位及其骨干枝的处理 对于多年生杂梨树高接南果梨,通常按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树体结构选留骨干枝,对于树形不规则的不要强改树形,一般高接部位掌握在4~6年生枝以下,或枝粗不超过6cm,不要“大砍大伐”,否则伤口过大,不易愈合。
1.2.2 高接方法 杂梨高接南果梨多采用劈接方法,具体方法是在砧树要劈接的部位把枝锯断,削平锯口,在正中或靠近一侧用劈接刀垂直向下劈开一个长5~6cm的切口,然后削接穗,在接穗基部两侧对称部位也各削一个长约3~4cm的楔形削面,削面要平,其中一侧略厚,接穗上留3~4个芽后从上部剪断,剪口呈平面,以减少水分蒸发。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树枝劈口内,略厚一侧朝外,使砧穗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紧,接穗上剪口用保护剂封闭后用塑料袋套上,以保持湿度,砧木较粗时1个劈接口可接2个接穗。
2 及时补接与解绑
2.1 补接
杂梨高接南果梨后20~25天即可判定是否成活。嫁接成活的南果梨接穗皮部保持青绿,芽开始萌发;而未成活的则表现为皮部皱缩干枯。对高接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方法是在春季将枯桩剪去后再行劈接;初夏季节果树离皮后,可采取绿枝皮下接的方法。补接后应及时套上纸袋,以利成活。用塑料袋套袋。用塑料袋是因为此时外界温度过高,接穗因高温而易失水。
2.2 解绑
经春季高接或补接的南果梨接梢,至6~7月份进入快速生长期,应及时解绑塑料条;对于春季高接采用塑料套袋的,还应在接梢长出2~3片叶时,先逐渐撕破塑料袋,等嫁接部位愈合后再行松绑塑料条。
3 除萌与引缚
3.1 除萌
对高接成活的南果梨穗梢,应及时除去嫁接口下原品种抽生的萌芽,全年应进行5~7次,每周应及时除萌1次。
3.2 引绑
对高接成活的南果梨新梢,应及时用支柱引缚,于高接新梢长达25~35cm时进行,在嫁接部位引缚一支柱,新梢木质化接口愈合牢固后去掉。
4 加强肥水管理
4.1 增施有机肥,及时追施化肥
对于准备进行高接的梨树,应于高接前的上年秋季或当年春季适时施入有机肥,以每株施入优质农家肥100~150kg为宜,以保持高接树的营养供给。同时,应及时追肥,追肥时间在高接成活后进行,按条状沟、环状沟等方法均可,每株成龄树应施入梨树专用肥(氮∶磷∶钾为2∶1∶1)1~1.5kg。
4.2 叶面喷肥
为了促进高接南果梨新梢的生长和成熟,应于6~7月喷施0.3%~0.5%尿素水溶液1~2次;8~9月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以加快高接南果梨枝条的生长和成熟。
4.3 及时灌水
高接后,应马上对高接树灌1次透水,以保证园内有充足的湿度,促进伤口愈合。进入6月中、下旬,高接新梢加速生长时,应根据高接园的需水状况再灌1次透水。
实践证明,对高接南果梨树当年进行施肥灌水,加强管理,当年即可形成较多的花芽,第2年即可有一定产量。
5 重视夏剪,合理冬剪
为控制嫁接枝梢生长过旺,夏季应对嫁接枝进行夏剪,具体方法是当嫁接枝新梢长到40cm时,在30cm处摘心,促进分枝,扩大树冠,促其早结果。对内膛嫁接的枝组,要在6月中、下旬摘心,以促花芽的形成,对生长角度不理想的还应进行拉枝,对生长直立的强旺枝还要进行环割或翌年春季进行刻伤。冬剪以轻放为主,本着轻剪、少疏的原则,对高接部位好的强旺枝,于饱满芽处进行短截;同一枝头的高接枝,为促进伤口愈合,可以去强留弱,控制生长。接后第2年树冠已扩大,即可实施正常修剪。
6 防治病虫害
高接后的接芽萌发因较正常的新梢晚,新梢幼嫩,最易遭受红蜘蛛、梨茎蜂等病虫危害,要根据虫情及时防治。对于红蜘蛛,应在梨盛花期(日平均温度9℃时)的出蛰盛期喷施波美0.3~0.5°石硫合剂或5%尼索朗2000~2500倍液或20%双甲脒1000倍液防治。对于梨茎蜂,应于5月中旬左右成虫发生盛期喷施50%对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同时,在6月中、下旬雨季来临之前,喷1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杀菌剂,用于防治梨黑星病等,使新梢正常生长,达到木质化。
南果梨高接方法及配套管理
2014-09-24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67-41293-1.html
上一篇:梨花蕾蛆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