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皮层。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水渍状,红褐色至暗褐色,手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病部多为椭圆形,组织解体易撕裂,发出乙醇气味。在较抗病的秋子梨及白梨树上,病部扩展比较缓慢,多限于表皮,很少扩展成环绕整个枝干。在西洋梨等感病品种树上,病部扩展较快,常烂到木质部,形成层被破坏,不能长出新树皮使枝干死亡。发病30天左右,病部凹陷干裂,病、健皮交界处发生裂缝,病皮表面开始密生疣状小黑点,即病菌子座,约0.5毫米,雨后吸水涌出黄色孢子角。在衰弱树或一、二年生枝条上病害扩展迅速,很快将枝条皮层环绕腐烂,造成枝条干枯死亡。
二、病原菌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5~38℃,适温26~29℃,分生孢子在水中不易萌发,在树体汁液中生长良好,相对湿度60%以上时,易形成淡黄色的孢子角。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孢子角和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梨园中堆放的干柴和病残枝是病菌初侵染源。病菌可以通过雨水、昆虫、人等传播,从伤口(冻伤、虫伤、剪口)、皮孔侵入。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上越冬。第2年春开始扩展,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吸收水分后被挤出伤口,靠风、雨、水将孢子分散传播开来。病菌可以从枝条皮孔、伤口、虫孔等处侵染,形成春秋两季的发病高峰。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树体被病菌侵染后是否致病,依树势的强弱而定。若树势强不会立即致病,而呈潜伏侵染状态;当树势或部分枝干衰弱时,病菌由潜伏状态转变为致病状态,表现出病症。一般幼树发病轻,老龄树发病重;春秋两季发病重,夏季基本不发病。
四、发病原因
1.低温影响
冬季低温,造成梨树冻伤,皮层组织受损,树势明显衰弱,为腐烂病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
2.蛀干害虫
近年来,香梨优斑螟已成为梨树主要害虫,该虫幼虫以蛀食树干皮层为主,可引发树体伤流,易被病菌侵染,导致腐烂病发生且危害加重。
3.管理粗放
树体负载超量,消耗大量养分,未能及时得到补充;修剪不良,引起大小年结果现象;修剪伤口多,未能及时涂抹保护剂,树体失水,愈伤组织形成较慢均会引起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发生。
4.土壤条件差
地下水位高,盐碱重,根系吸收养分困难;土质不良,保水保肥能力低,肥水流失量大;土壤结构不良,通透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根系生长不良,引起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发生。
5.梨树黄化病
由于梨树黄化病危害,叶片失绿变黄,光合作用减弱,树体所需养分不能合成,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的发生。
五、防治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是减少发病的基本措施。合理控制结果数量,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确保树体内积累充足养分,树势稳健。
2.消灭病原菌。①剪除带病菌的枝条,锯掉死枝,挖除病死树,剪截病死剪口和愈合不好的干桩枯橛,刮除长出病菌孢子器的锯口和病皮烧毁。保护伤口。②清除园内带菌枝条,集中堆放在远离梨园处,上面覆盖,以防止分生孢子扩散。禁止使用带菌枝条作为撑棍。③根据腐烂病周年发生规律,病斑刮治的重点时期应在春季果树发芽前后、落花后和晚秋3个时期,其中果树发芽前后一般检查刮治2~3遍,刮老翘皮边缘以及下部的小病块;果树落花后,刮除新出现的腐烂病斑;秋季采果后,在果树当年形成的落皮层边缘,形成许多未烂到木质部的表层溃疡型腐烂病斑,为防止病斑缓慢扩展,应重点刮治。春季刮治因病斑多烂到木质部,多刮成“梭行立茬”,夏秋季因病斑多烂到木质部,为减少刮治过多地伤害活树皮组织,故应采用从外向里片削的刮治方法。④涂抹防腐抗菌药剂,如40%福美坤50倍液、843康复剂、果复康等,将树皮清出梨园,深埋或烧毁。⑤对于病情重、树势弱、树体内潜伏病菌较多的梨园,喷施40%福美坤100倍液、50%乾坤宝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等。
3.对于已发病,但还有生产价值的梨树,可用憋芽、重新嫁接等方式恢复树势,但要提高嫁接部位,在干高50厘米处。对于病情严重,且无生产能力的梨树,及早更新。
4.晚秋早停止灌水,促使枝条老化,防止冻害发生;入冬前在树干上涂石硫合剂,防治优斑螟。
梨腐烂病的防治
2014-09-24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67-41291-1.html
上一篇:使用梨果膨大素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梨花蕾蛆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