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态特征 成虫长10毫米左右,宽约2.8毫米,黑色,微带金属光泽。卵馒头形,长1.7 毫米,初产 时乳白色,后渐变黄色,孵化前为黑色。老熟幼虫长23~26毫米,扁平,白色。前胸背板大 ,近圆形。中、后胸缩小,腹部各节呈梯形,腹部末端具一对钳状突。蛹纺锤形,长9~1 2毫米,初化蛹时乳白色,将羽化时黄褐色。
2 发生规律 溜皮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木质部越冬。4月上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开始 羽化,中旬末开始出洞。成虫多在傍晚产卵,卵产于枝条表皮,卵上常有绿褐色保护物覆 盖。幼虫孵出后,先在树枝表层啮食为害,被害枝条出现泡沫状流胶,以后幼虫潜入形成层 向下啮食形成虫道,并出现1~2个螺旋状虫道。由于成虫集中在5月20日前后几天出洞,虫 态比较整齐。因而主要以"夏溜"为害,未出现6~7月出洞羽化的"秋溜"虫道。为害后以 老熟幼虫钻孔潜入木质部开始越冬。7月20日左右是蛀入高峰期。幼虫蛀入木质部后,虫体 缩短至12毫米左右。幼虫常潜伏在虫道的最后一个螺旋处,外留蛀入孔,其蛀入孔进 口与木质部内幼虫潜伏部位约成45°角,进口与潜伏部位间的距离大约为10~11毫米。幼 虫进入木质部15毫米左右,然后迂回到离形成层1~2毫米处,以便于成虫羽化出洞。
柑桔溜皮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2014-09-24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165-39901-1.html
上一篇:柑桔苗圃覆盖防止杂草丛生
下一篇:柑桔树干注液保花保果试验